⑴聚焦规划筑基,构建全域保护新体系。编制完成传统村落保护利用1个总体规划+71个“一村一策”保护规划,并针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街区逐一编制专项保护规划,科学划定各类保护对象的保护范围,明确保护管理要求,完善保护措施,确保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精准定位,扬长避短,注重挖掘优势,进一步夯实保护传承基础。
⑵聚焦分类活化,焕发历史场域新生机。名镇名村提品质,实施丹巴莫洛村、德格更庆镇等保护项目,完成理塘仁康古街历史环境修缮与文化织补;历史建筑巧赋能,康定市复原炉城镇水井子“三井分用”民俗场景,道孚县改造历史建筑,打造“道邬主题酒店”,激活地域建筑符号;传统村落强示范,依托“3+9”州县分级示范试点,实施142个维护修缮、文化保护等建设项目,乡城县“四去四保”模式获住建部全国推广。
⑶聚焦创新驱动,打造保护利用新范式。申报提级扩影响,德格、甘孜、理塘三县启动历史文化名城(街区)申报,乡城、理塘编制传统村落示范县资料,四川卫视《古村的音符》选址乡城拍摄;数字赋能延文脉,建成甘孜州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巴塘县建立弦子舞数据库、收录608首音频及402个视频资料,道孚县搭建文化资源数据库助力非遗传承;文旅融合促增收,理塘“千户藏寨”引入非遗工坊,丹巴碉楼群联动红色旅游,推动“静态保护”转向“活态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