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item.columnName}}
【十一五】甘孜藏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006-12-22 00:24:00
来源:
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阅读数:
98次
字号:
[大] [中] [小]
分享到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网站提示:
请完成个人中心登录后进行相关操作


序    言

加快发展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州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从现在起到2020年,既是我州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缩小与全省差距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纵观世界、立足全州,着眼当前、放眼未来,我们既面临许多重大机遇,也存在不少挑战和重大困难。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利用有利条件,化解矛盾困难,科学系统地谋划好未来五年的发展,关系着全州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

《甘孜藏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共甘孜州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全州发展战略目标,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2006—2010年期间我州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的宏伟蓝图,是全州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十一五”面临的形势

第一节  “十五”发展成就

“十五”期间,在省委和省政府领导下,州委、州政府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带领全州各族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十六大精神,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历史机遇,始终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继承与创新并举,在坚持改革中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在坚持统筹兼顾中不断推动协调发展,在坚持维护稳定中不断创造良好环境,在坚持伟大工程建设中不断增强执政能力,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深入推进“三个转变”,新的发展理念得到确立,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十五”计划提出的各项主要目标全面完成。

2005年,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06亿元,“十五”期年均增长12%;人均GDP达到5439元,比计划目标高634元;三次产业比重由2000年的30.5:19.3:50.2调整为22.1:33.4:44.5,非农产业比重上升8.4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66亿元,较2000年增长2.3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7000元和1309元,提前1年实现计划目标;“十五”期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9.42亿元,较“九五”期增长3.6倍;实现了县县通油路,建成了二郎山隧道,完成了二康路升级改造,新增公路里程2438公里;农村电网一、二期工程基本完成;生态建设成效显著,累计完成退耕还林78.6万亩,退牧还草138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9.4%;草地沙化和水土流失状况有所缓解;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局面进一步稳固。

图1:

专栏1:“十五” 计划完成情况

指  标   2000年   2005年   增  长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24.98   50.06   12%(年均)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   2830   5439   92%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   0.8   2.66   2.3倍

三次产业比重   30.5:19.3:50.2   22.1:33.4:44.5   ——

城镇化水平(%)   15.4   17.6   2.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5065   7000   38%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元)   733   1309   79%

城镇登记失业率(%)   5.6   5   -0.6%

五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38.77   179.42   3.6倍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7.8   16.6   1.1倍

国内外游客(万人次)   30   231   6.7倍

水电装机容量(万千瓦)   26   72   1.8倍

适龄儿童入学率(%)   86   97.5   11.5%

广播覆盖率(%)   74   82   8%

电视覆盖率(%)   77   83   6%

总人口(万人)   89   91.66   2.66

森林覆盖率(%)   28.5   29.4   0.9%

过去的五年,是我州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化最快、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州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我州社会发展正处于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的重要阶段。通过“十五”期的努力,全州经济在实现恢复性增长的基础上加快了发展步伐,初步实现了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为“十一五”时期的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筑起了一个新的起点。

第二节  发展新机遇

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一五”则是承上启下、极为关键的五年。

和平、发展、合作的国际潮流创造了发展大环境。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速推进,有助于我州发挥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实现加快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将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国家投入向西部和社会事业、农村等领域倾斜,有利于我州解决薄弱环节;“平稳健康协调”发展方针的提出和贯彻,使我州加快发展的条件比较宽松;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对全州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有利。

全省发展加快和发展重点的调整对我州更为有利。全省提出提前翻两番的要求,未来五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对我州加快发展将产生强大推动力;建设全国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和旅游发展重点西移,为加快我州水能资源和旅游资源开发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构建生态四川和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为我州发展生态经济创造了更有利条件;省委、省政府更加重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州将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第三节  面临的挑战

“十五”期我州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虽然瞩目,但发展仍是低水平、不全面、不协调的,加快发展面临许多挑战。一是发展起点低,差距大。我州地区生产总值居全省最末位,人均GDP为全省的60%,农民人均纯收入为全省的47%,缩小差距和奋力追赶的任务异常艰巨;二是基础设施瓶颈制约严重,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要求;三是城乡、区域差距十分明显,全面统筹协调发展难度非常大;四是支柱产业的培育、形成还需较长时间,经济发展的积累能力很弱;五是社会事业投入不足,发展滞后;六是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多且治理难度大,适宜城镇和产业布局的空间受限;七是制约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性机制性障碍还较为明显。

展望未来,既是我州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是各种矛盾凸显的特殊时期。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必须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倍加珍惜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强化忧患意识、追赶意识、责任意识、进取意识,动员全州人民团结一心、奋力拚搏,振奋精神、昂扬斗志,艰苦创业、苦干实干,努力开创加快发展的新局面,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不断奋进。

第二章  指导思想、遵循原则和主要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定不移地做好生态建设、基础设施、经营城市、民营经济、人才工程五篇文章,加快培育生态农业、生态能源业、生态旅游业、生态药业、优势矿产业、民族文化业六大支柱产业,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创新体制机制,转变增长方式,提高质量效益,打牢发展基础,突破薄弱环节,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努力建设小康甘孜、生态甘孜、和谐甘孜。

第二节  遵循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要求,应当贯穿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各方面的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农牧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尊重和保障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坚持效率与公平并重,更加注重公平;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坚持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十一五”期间必须强力推进全州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是建立在结构优化、质量提高、效益增长和全面协调推进基础上的发展,是又快又好的发展。因此,既要注重量的扩张,又要注重质的提升,切实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坚持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以城乡统筹为重点,推进城乡共同繁荣。更加注重协调发展,更加注重薄弱环节,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采取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财政加大投入等综合措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改变广大农牧区的面貌。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以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扶贫攻坚推动农村发展。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形成东部更快、南部加快、北部追赶的区域发展新态势。

——坚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提高宏观调控能力,坚定不移地持续推进“三个转变”,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市场化程度和资源配置效率,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形成更具优势更加开放的环境,促进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

——坚持资源合理开发与保护并重。坚持规划先行,集中力量对优势资源实施合理开发利用。以优势资源为依托,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实施生态工业强州战略,使生态型工业成为全州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火车头”。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有效保护各种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集约利用、循环利用、永续利用,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三节  奋斗目标

总体目标:

围绕创建生态经济第一州战略任务,建设“川电外送”重要水电基地、全国特色精品旅游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防线及和谐的民族自治州,初步确立生态经济大州地位,取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进展,努力建设“民族团结、全面进步模范藏区州”。

主要目标:

初步确立生态经济大州地位。“十一五”末,力争生态型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0%以上,增速居藏区前列,为2020年建成生态经济第一州奠定坚实基础。

“川电外送”重要水电基地。“十一五”末,水电开工建设装机容量超过1200万千瓦;新增装机300万千瓦以上,发电装机容量超过380万千瓦,占全省的15%以上。

全国特色精品旅游区。环贡嘎山两小时旅游经济圈和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核心区建设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建成全国特色精品旅游区,成为四川旅游新亮点;国内外游客总数达到500万人次,在2005年基础上翻一番。

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防线。大气质量总体达到国家Ⅰ级标准,森林覆盖率达到31%以上,流入长江泥沙量减少到5亿吨以下。


专栏2:

生态经济由生态型产业构成。生态型产业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即使用的资源可再生和生产过程清洁环保,实现可持续发展。以此标准衡量,生态农牧业、生态能源业、生态旅游业、生态药业等,均属生态型产业。甘孜州未来水电、旅游等产业发展潜力很大,其增加值在GDP中比重很高,有望在15年左右时间内,使生态型产业增加值在藏区地级州中居第一位,成为生态经济第一州,而“十一五”期则是形成生态经济框架的关键阶段。

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以上,2010年达到100亿元,在2005年基础上翻一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00元人民币,力争在2005年基础上翻一番;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8.5亿元,在2005年基础上翻一番以上。

专栏3:

“十五”期间,甘孜州GDP增速比全省高一个百分点,人均GDP占全省平均水平的比重,由2000年的57%提高到60%,缩小差距3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预计甘孜州的GDP增速比全省快2-3个百分点,到2010年,全州人均GDP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71%以上,缩小差距11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次产业比重由2005年的22.1:33.4:44.5调整为15:51:34,优势支柱产业基本形成规模,带动作用明显发挥。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以上,初中阶段学生入学率达到9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2‰以内;公共卫生医疗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100%;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87%、86%以上;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较快发展。

节能降耗取得实效。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提倡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000元以上,年均增长8%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达到2300元,年均增长12%以上;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变;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城乡居民受教育程度有较大提高,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和谐的民族自治州。城乡区域发展趋向协调,社会事业更加进步,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会更加安定有序,各民族关系更加和谐,人与环境更加友好。

专栏4:甘孜州“十一五”规划主要指标表

指标名称   2005年   2010年   指标属性

经济指标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50.06   100   预期性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   12   14    预期性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   5439   10000   预期性

三次产业比重   22.1:33.4:44.5   15:51:34   预期性

生态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30   50   预期性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   2.66   8.5   预期性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16.6   30   预期性

国内外游客总数(万人次)   231   500   预期性

旅游收入(亿元)   15.7   40   预期性

水电装机容量(万千瓦)   72   380   预期性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7000   10000   导向性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元)   1309   2300   导向性

社会指标  

适龄儿童入学率(%)   97.5   98   导向性

广播覆盖率(%)   82   87   导向性

电视覆盖率(%)   83   86   导向性

城镇登记失业率(%)   5   5   预期性

人口自然增长率(‰)   6.3   12   约束性

总人口(万人)   91.66   94.5   约束性

城镇化率(%)   17.6   25   导向性

贫困人口比例(%)   40   30   导向性

生态指标  

森林覆盖率(%)   29.4   31   约束性

大气质量(类)   Ⅰ   Ⅰ   约束性

流入长江泥沙量(亿吨)   7   5   约束性

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   —   60   预期性

城区生活垃圾处理率(%)   —   70   预期性

展望2020年,我州将基本确立生态经济第一州地位,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预计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1-12%;生态型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70%以上,生态经济总量居同类地区第一;正式投产和开工建设的水电装机规模达到2000万千瓦左右,成为“川电外送”重要水电基地;国内外游客总数达800万人次;大气质量总体保持Ⅰ级标准,森林覆盖率达到33%以上,流入长江泥沙量减少到3亿吨;主要社会事业指标达到小康社会标准。

第三章  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全州未来的重要任务。继续加大生态建设,增加生态资源积累总量。通过增加水源涵养量,提高森林覆盖率、空气和水质量,减少水土流失,逐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重要防线,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一节  全面推进生态工程建设

继续实施天保和退耕还林工程。认真落实管护责任制,对8233万亩森林进行依法有效管护。完成公益林建设161.5万亩,退耕还林31.4万亩。争取退耕还林(草)长期补助政策。切实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强化森林病虫害防治,保护森林安全。加强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两大工程执法监察,依法打击破坏森林的违法犯罪活动。

推进草地保护与建设。完善草场承包制,实施退牧还草工程,推行禁牧休牧轮牧,保护基本草地,努力实现畜草平衡。加大沙化、退化草原和鼠虫害治理,初步控制草场退化、沙化趋势。实施退牧还草4000万亩、灭鼠治虫1500万亩,建设围栏割草地40万亩、草种基地5万亩。初步形成以天然草地保护、围栏封育改良、人工种草、草产品储藏加工、草资源科学利用于一体的草原保护和利用体系。

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加大防治的投入力度,重点对“两江一河”流域和城镇周边的水土流失进行治理。力争规划期内治理面积达到1000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下降到24.5%左右。

加强生态保护区建设。实施生态示范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继续加强和完善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逐步提升重点保护区等级,基本实现保护区管理规范化。

加强州内湿地保护。抓住国家、省实施湿地保护工程的机遇,全面启动湿地保护工程。

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进一步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使大部分濒危珍稀物种得到有效保护。

第二节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坚持环境保护优先原则,科学处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坚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坚持“三同时”原则,提高环保准入门槛,禁止发展消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难治理的项目,严格控制新的污染源产生。

提高“三废”处理能力。加大对城镇和企业污染治理力度,确保工业废水、废气、废渣排放全部达标。在重点城镇和重要景区建成10个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项目,生活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处理率分别达到60%和70%。加强对公路、矿山、水电等工程施工的监督和稽查,规范废渣处理,减少环境污染。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率达到50%以上。

加强水资源保护。加强水功能区保护和管理,稳定和提高饮用水质量。加强水质监测,严格控制废水排放。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出境断面水质达到Ⅱ类标准。

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合理使用农药、化肥,防治农用薄膜对耕地的污染,加强农村污染治理,严防环境污染问题向农村转移。按照生态家园建设要求,加强农村社区和集中居住点的环境治理和建设,促进农牧区环境有较大改善。

第三节  建立生态环境管理监测体系

建立生态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环保执法机构及监管体制。坚持属地管理原则,严格环境保护目标考核。加强制度建设,制定符合我州实际的生态环境指标考核体系和环境监理制度。完善环境保护投入机制,加大环境保护投入力度。

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立重大突发环境事故监察、监测中心。建立森林资源、草原资源、生物多样性、水土流失、土壤有机质含量、农业面源污染和工业及生活污染、水资源年际变化、气候变化等监测机制,形成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体系。

第四章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核心,以加快发展生态农牧业为基础,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以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为载体,以明显改变农村面貌为目标,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一节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加快发展生态农牧业。发展农牧业生产,是农民增收的基础。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抓好农畜产品基地建设,积极发展产业化经营组织,大力开展农畜产品加工,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建设农牧业生产基地。优化农牧业产品结构,扩大特色农牧产品生产规模,集中力量建设25万亩优质青稞基地、3万亩反季节无公害蔬菜基地、20万亩豆薯类基地、5万亩名优中藏药材人工驯化与抚育基地、5万亩优质蚕桑基地、10万亩核桃基地、10万亩优质小杂水果基地、100万亩优质牧草种植基地等8个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建设年出栏15万头优质肉用牦牛养殖基地、年出栏40万只优质肉用藏羊养殖基地、年出栏30万头(只)藏猪、藏鸡和黄牛养殖基地等3个畜产品养殖基地。 

——建立产业化经营组织。依托特色农牧产品资源,大力发展加工、运输、保鲜和营销几大环节的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公司+协会+农户+基地的组织形式,鼓励和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村种养大户、农牧业技术人员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力争培育10个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以牦牛为主的优质畜产品加工业,形成年屠宰6-8万头的加工及配套能力,肉类年加工能力达到20万吨,肉类加工转化率提高到30-40%;结合牦牛养殖发展乳制品加工,开发系列乳制品,形成年产10万吨乳制品生产能力;发展优质青稞加工业,力争深加工率提高到30%;积极发展野生食用菌及山野菜加工业,力争年加工能力达到3000吨左右;探索发展林果和食品加工业,力争形成规模生产能力。

挖掘农牧民增收潜力。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广开生产门路,组织农牧民抓好副业生产;引导扶持农牧民积极参与旅游、餐饮服务等方面的创业经营,稳定增加农牧民收入。

全面落实惠农政策。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认真落实农业补贴政策。做好大中型电站、旅游开发、城镇建设的移民安置工作,保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对18岁以上、45岁以下年龄段的农村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使多数农牧民掌握1至2门实用技术或务工技能,提高农牧民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促进富余劳动力转化。

建立增收长效机制。确立资源开发过程中国家、地方、企业、群众共赢的理念和格局,积极探索建立资源开发与当地群众增收相结合的长效机制。

图2:农牧业生产加工基地布局图

第二节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切实加大农村投入。坚持多渠道争取和整合农村建设资金,加大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强化政府对农村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城镇带动农村的长效机制。州、县财政支农资金每年增长15%以上。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完成乡城玛依河引水工程;争取开工建设得荣白松—茨巫、甘孜打火沟流域和石渠洛须水利工程、青稞种植基地配套水利工程和其它小型水利工程;加快实施牧区草原节水灌溉工程;加快农业机械化建设,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力争农机总动力达到46.9万千瓦;严格基本农田保护,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14万亩,耕地地力建设50万亩(次),人草畜“三配套”升级深化1万户,建设牧区暖棚5000户,草地灌溉面积达到50万亩。

加强乡村公路建设。完成119个乡1900公里通乡油路建设,加快通村公路建设,基本解决农牧民行路难问题。

加快农村电力建设。继续实施“送电到乡(村)”工程、农牧区“小水电代燃料”工程、缺电县骨干电源点建设工程。启动实施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进一步改造和完善乡村电网。积极开展农村新能源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太阳能、风能,基本解决农牧民用电难问题。

加快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15万农牧民饮水难问题。

加快农村通信建设。巩固提升通信到乡扶贫工程成果,启动实施通村通信工程,逐步扩大宽带网在农村的覆盖面。

第三节  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大力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继续实施教育“十年行动计划”和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对农村学生的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实行寄宿学生生活补贴。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进一步扩大寄宿制教育覆盖面,95%的乡中心校建成规范的寄宿制学校,基本解决农牧民子女上学难问题。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加快农村科技事业发展。建立和完善农牧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重点开展青稞等良种繁育和推广,推进“五良”配套,粮食作物的良种化达到85%以上。大力推广舍饲圈养,积极开展畜种改良。抓好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每年培训4万人次以上。增加对农牧业科技的投入。

加快乡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建设以初级卫生保健为基础和具有综合功能的卫生保健网,建立并规范全覆盖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体系。完成180个乡卫生院的改造和扩建,乡镇中心卫生院人员、场所、设施、设备基本配套。基本完成村卫生站(室)建设,基本解决偏远乡村、贫困农牧民看病难问题。

加强农村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实施农牧区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工程,完成乡镇“宣传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积极开展“万村书库”试点,大力推进广播电视进村入户。全面建成村级文化活动室(站)。

加快农村社保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保障体系,大力推行农村养老保险,初步形成覆盖全州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第四节  强化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完善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加快各种行业、专业协会的建设,支持各类联系农户与市场中介组织的发展,积极探索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形式,进一步完善产业化扶持政策。

完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州、县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逐步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

完善生态环境和保护体系。建立和完善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体系,加强生态农业示范建设,不断扩大示范规模,保护好耕地、草地、水域等农业资源及生态环境,加快草原“三化”治理。

完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立农业气象灾害动态监测及预警系统,积极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

完善法制保障和疫病控制体系。建立和完善农业法制保障和动植物疫病控制体系,严格执行农业法律法规,依法保护农牧业生产和环境。建设州农药检测室和病虫监控中心,在18个县建立动植物检疫检验室,建立重大病虫区域测报站,在100个乡镇建立植保和动物防疫专业队伍。

完善农村经营管理体系。扶持发展100个农村专业合作组织。

第五节  集中力量开展扶贫开发

集中力量扶贫越温。按照“一体两翼”思路,狠抓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结合产业扶贫、生态移民两大工程,整合资源,配套推进。积极开展劳务扶贫。加大高海拔、生态脆弱地区和滑坡、泥石流、地震等地质灾害严重的区域的移民力度,建设500个扶贫新村,力争5万贫困人口移民搬迁。力争80%的绝对贫困人口越过温饱线。巩固相对贫困人口越温成果,人均纯收入接近全州平均水平。

加强扶贫帮扶工作。大力扶持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带动贫困人口越温脱贫。加大贫困人口培训力度,培训人数达到5000人次。进一步增加对扶贫的投入。继续推行对口扶贫帮扶制度。

第六节  全面推进农村改革

完善农村经营制度。稳定并完善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积极探索依法流转土地、草场承包经营权的路子,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

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深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医疗和社会保障改革;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推进农村流通体制改革,开拓农村市场。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按照乡镇 “六个好”和农村 “五个好”的基层组织建设要求,以提高乡(镇)村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为核心,切实抓好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完善村级组织运转保障机制,健全民主监督制度,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建立完善村规民约,不断提高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七节  积极开展新农村示范建设

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按照建设整洁文明村镇、发展特色农牧业、培育新型农牧民、组建新型合作组织、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形成配套基础设施的要求,结合州内实际,制定具有甘孜州特色的新农村建设规划。

开展新农村示范建设。依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确定一批具有特色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镇,把新农村建设不断推向深入。

第五章  加快发展壮大新型工业

按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节约型社会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势资源为依托,以提高新型工业比重和经济效益为前提,通过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基本形成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的新型工业发展格局。

第一节  加快发展生态能源业

在注重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加快发展生态能源业,使其成为新型工业的主导产业。力争生态能源业总收入达到35亿元以上。

实施组团式开发战略。按康泸、丹巴、九龙、雅江、南部地区五大组团实施组团式开发,“大中小”并举,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实施跨流域集中开发,在较短时间内形成较大规模电力,形成产业集群和产业优势。

图3:重点水电开发项目分布图

推进流域整体开发。坚持流域、梯级、整体、综合、有序开发方针,加快各流域梯级开发步伐。全力推进大渡河长河坝、泸定、黄金坪、猴子岩和九龙河江边、雅砻江两河口六座大型电站开发建设,加快推进九龙河、瓦斯河、小金河、东谷河、革什扎河、硕曲河等流域各梯级中型电站开发;加快州境内雅砻江上游及其支流、金沙江及其支流的水电流域开发规划,争取部分项目立项或开工建设。

加强输电网络建设。加大支持配合力度,“十一五”中期建成九龙500千伏送变电工程,“十一五”末期建成康定、泸定、丹巴500千伏送变电工程。抓好南部电力外送通道建设。加快州内区域骨干电网建设,以东部骨干电网建设为支撑,延伸至南部和北部两个经济区,逐步实现州内电网联网。推动地方电网与国家(省)电网联网对接。

第二节  加快发展优势矿产业

坚持“环保优先,合理开发”的原则,实施矿业发展“双十战略”(主攻十大矿种,建设十大矿山),加快开展勘查,积极推进开发。力争原矿生产能力达到400万吨以上,总收入达到30亿元以上。

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九龙里伍铜业公司。重点抓好白玉呷村银多金属矿、丹巴铂镍矿、巴塘夏塞银矿、康定甲基卡锂辉矿和东部硅工业基地建设。启动道孚农戈山铅锌矿、巴塘沙西银多金属矿、热朗泽多金属矿、理塘曲登多金属矿等矿山开发。

加大资源勘探力度。引导专业地质队伍利用国家投入开展公益性地勘工作;加大风险勘探力度,抓好后续优势矿产资源储备。

继续治理矿业秩序。贯彻落实矿业法律法规,深入推进市场化配置矿产资源。新设置矿权必须实行招、拍、挂;进一步规范矿业二级市场。

加快建设冶炼基地。发挥水电、矿产资源优势,积极推进电矿结合和采选冶一体化进程,促进电力就近转化,延长产业链,提高水电、矿产业效益。全面开展东部硅工业基地建设,力争硅产品产量达到8—10万吨。启动年产10万吨有色金属综合冶炼基地建设,推动年产3500吨的锂盐厂上马建设。基本形成“四矿两基地”优势矿产业开发格局。

图4:优势矿产资源开发示意图

第三节  加快发展中藏药业

加快中藏药业基地建设。结合生态工程,加强中藏药材资源基地建设。按GAP标准发展川贝母、秦艽、羌活、冬虫夏草、红景天、沙棘、半夏等优势品种的人工栽培,建设10万亩优质药材人工种植基地;按生物多样性保护要求,建立50万亩大宗野生药材抚育保护基地和1万平方公里野生中藏药材资源保护基地。

加快中藏药新产品开发。以企业为主体,逐步建立藏药研究开发体系,争取研发2-3个符合国际国内标准、安全有效、稳定可靠的藏药新产品,并加快推向市场。加大对藏药应用经验和材料的搜集,建立统一规范的中藏药及方剂数据资料库。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发以优势中藏药材资源为原料的中藏药产品。提高传统中藏药的科技含量,提高藏医院制剂生产水平。

加快发展中藏药加工企业。着力培育中藏药加工龙头企业,带动中藏药业发展。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制药企业逐步向园区集中。力争年销售收入在2005年基础上翻2番。

第四节  大力发展特色手工艺品加工业

充分挖掘特色手工艺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特色手工艺品加工业。总收入力争达到文化产业收入的10%。

重点开发特色手工艺品。结合旅游发展,重点发展特色文化旅游商品、挑花刺绣工艺品、金银制工艺品、白玉河坡铜铁工艺品、奇石工艺品、土陶工艺品和其它传统工艺品的生产。

推进特色手工艺品创新。加大技术人才培养,采取家庭世代传承、艺师带徒、职业学校培养等多种培训方式,大力培养特色手工艺技术人才。加大对具有特种技艺的艺匠、技师的扶持和奖励。在继承手工艺品民族特色、特点的基础上,加大产品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

积极拓展市场空间。依托旅游产业发展,积极拓宽销售渠道,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特色手工艺品的经济效益。

第五节  加快发展建筑建材业

加快发展特色建筑业。适应州内基础设施建设、水电建设和城市建设需要,整合建筑业资源,培育壮大骨干建筑企业,加快发展特色建筑业,建筑业增加值在2005年基础上翻一番。

有序发展建材业。利用本地建材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水泥、石材等产品,形成一定规模。加大技改力度,水泥产量力争达到50万吨。

第六章  加快发展生态旅游和民族文化产业

坚持整合资源、整体开发的原则,按照“精品景区国际化、优良景区精品化、普通景区特色化”的要求,打造精品线路、国际品牌和特色旅游小城镇,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休闲旅游和旅游关联产业。促进生态旅游和民族文化的紧密结合,以生态旅游带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以民族文化丰富和提升生态旅游业的内涵和档次,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双赢,带动第三产业加快发展。

第一节  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业

按“景点连景区,景区连环线”的布局思路,加快建设和完善重点旅游景区、重点旅游城镇的基础设施,基本形成旅游公路交通骨干网络和旅游城镇体系,建设国际一流的旅游精品景区和旅游精品环线。力争旅游总收入达到40亿元以上。

加快重点景区开发。重点建设四川旅游西环线环贡嘎山两小时旅游经济圈和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核心区,积极推进北部康巴文化旅游环线建设。加快培育康定情歌城、海螺沟、嘉绒风情、稻城亚丁香格里拉重点旅游景区,积极开发格萨尔故里康巴文化旅游景区,推动全州的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全力推进环贡嘎山两小时旅游经济圈开发建设,力争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建成精品。整合南部旅游资源,加快稻城亚丁、巴塘措普沟景区建设,将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核心区-甘孜景区初步建成较成熟的旅游景区。

着力打造旅游品牌。围绕香格里拉之魂、康定情歌故乡、康巴文化发祥地三大主题品牌,重点打造康定情歌城、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中国最美的丹巴乡村古寨、红色旅游名城泸定等一批国际品牌。力争将康定情歌城、海螺沟、稻城亚丁建成5A级景区;泸定铁索桥、甲居藏寨、中路古遗址/梭坡古碉、德格印经院、巴塘措普沟、九龙伍须海建成4A级景区;德格建成中国康巴文化精品旅游区。积极扩大康巴文化发祥地、木雅文化中心、茶马古道中心、格萨尔故里、古碉藏寨美人谷、中国西部太阳谷得荣等品牌影响,提高在国内外的知名度。积极开展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和风景名胜区升级申报工作。

加强重点旅游设施建设。加强配套综合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抓好旅游区内交通、电力、供水、排污、垃圾处理、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医疗、卫生和接待条件。力争新建和改建景区公路400公里,在重点景区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处理厂,建设13个旅游景区急救站,完成海螺沟青杠坪大桥、丹巴梭坡吊桥建设,加快景区配套通信、供电设施建设,主要景区实现光缆通信。在康定、海螺沟和亚丁等景区建设五星级宾馆和配套设施,提高接待档次。

加大旅游营销力度。积极配合旅游线路和景区建设,建立基本完善的宣传和营销体系。整合旅游宣传资源,形成宣传合力,创新宣传机制,拓展宣传手段,每年举办一次特色浓、影响大、震动大的主题宣传活动。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旅游促销活动,进一步扩大在海内外的知名度。

强化管理提高服务。整合全州旅游资源,做深做细各景区和景点开发规划。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行景区所有权、管理权和开发经营权“三权分离”,创新旅游投融资体制。加强旅游从业人员业务技能培训。积极扶持旅行社发展。规范旅游市场,提高服务质量。

图5:旅游开发布局图

第二节  加快发展民族文化产业

发展文化产业群。优先发展民族演艺、民族工艺、民族特色餐饮、民族特色娱乐运动等优势产品。着力培育文化旅游、演艺会展、民族工艺、文化娱乐四大产业群,形成初具规模的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和一批中小型文化产业实体。

建设文化产业基地。精心打造康定中国情歌城、海螺沟国际会议度假中心、丹巴嘉绒民族文化产业园区、德格康巴文化产业基地、稻城香格里拉核心区生态文化基地。

推进文化项目建设。筹建康巴民族博物馆、德格雕版印刷博物馆、康定情歌文化演艺中心等民族文化建设项目。完成岭·格萨尔千幅唐卡画、康巴岭嘎等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打造一批文化产业品牌。

第三节  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建立各种要素市场。依托旅游业、生态工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积极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旅游城镇重点发展餐饮娱乐、交通信息等服务行业。水电和矿产资源开发为依托的城镇,重点加快金融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房地产市场等建设。特色产品生产相对集中的县,重点发展无公害反季节蔬菜、中藏药材、畜产品等专业市场。加强城乡商业网点建设,繁荣城乡市场。积极引导外贸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扩大野生菌类、农畜土特产品、矿产品等特色产品出口,带动对外贸易发展。

建设“旅游富民”工程。大力发展农牧民参与的旅游项目,在民居接待、文化娱乐、餐饮服务、特色旅游商品的生产和销售等方面,为农牧民创造更多参与机会,推动旅游与扶贫相结合。规划建设有规模的、规范的民居接待点和文化娱乐设施,加快发展富有民族特色的民居接待。

积极培育现代物流业。适应全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需要,积极发展运输业,建设配套的仓储和物资集散中心,逐步建立现代物流体系。

第七章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推进骨干公路、旅游通道和机场建设,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到2010年,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2000公里,康定机场投入运行;通讯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城镇基础设施有较大改善。

第一节  重点推进交通建设

构建现代交通体系。坚持“大规划、大交通、大骨架”的思路,重点完善和提升国省干道、出州通道、旅游公路、县际公路、通乡公路和配套客运汽车站点建设,逐步形成东南两大环线,北部一主干线,15条进出州通道和三座隧道的公路网络格局。加快推进机场、快速通道建设,促进立体交通体系形成。

加快骨干公路建设。完成国道318线海子山-竹巴笼段、省道泸石路、瓦丹路改造。争取建成雀儿山隧道。基本完成国道318线与国道317线的连接线公路改造工程。启动国道318线康定-理塘海子山段公路改造工程。争取启动国道317线色达两河口—德格岗托段公路改造工程。积极推动康定-石棉高速公路、折多山隧道、高尔寺山隧道等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

加快旅游通道建设。按照“快捷、舒适、安全、环保”的要求,着力推动四川旅游西环线和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甘孜州境内的两大环线建设,即:小金-丹巴-八美-新都桥-康定-海螺沟-磨西-甘谷地公路改造;云南中甸界-二龙桥-得荣-巴塘-理塘-稻城桑堆(至亚丁景区)-乡城-大雪山垭口(云南界)的公路改造。完成康定城-新都桥东俄洛、榆磨路改造和稻属路建设,基本形成以康定、稻城亚丁为中心,与州内主要景区景点相连并通达州内外的旅游快速通道。

图6: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示意图

加快推进机场建设。康定机场建成投入营运。争取开工建设亚丁机场。加快甘孜机场前期工作。

加快客运配套设施建设。开展客运车站规划和建设,提升客运车站档次。在旅游重点县城和重要集镇,建设具有相应规模、功能比较完善的车站。

第二节  加快通信设施建设

完善通信、有线电视和互联网设施,扩大覆盖面,加快光缆通信向农牧区延伸,力争使重点集镇、重点旅游区、重点工矿区实现光缆通信。提升通信能力,提高通讯质量和等级。

第三节  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城镇道路、防洪、供水和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镇功能。抓好18个县城和姑咱、磨西、八美等重点集镇的环保、供排水管网、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康定、泸定、丹巴、雅江、白玉等11个县城的城区堤防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八章  加快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积极争取国家投入、国际国内援助资金、金融机构贷款和社会捐助资金,拓宽资金来源,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力度,使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状况得到较大改变。

第一节  加快发展教育事业

实施教育优先战略,把教育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基本形成完善的民族教育体系。

狠抓基础教育。继续实施教育“十年行动计划”和“两基”攻坚计划,全面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全民素质。中小学教育教学设备配置达到“普九”标准。15个县实现远程教育。积极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到2010年普通高中学生达到1.5万人。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围绕水电、旅游、加工、特色种养业、环境保护等应用技术和经济管理,调整现有大中专学校、科研院所和职业学校的服务方向和专业设置,逐步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在小学高年级引入职教因素,逐步推行初中毕业生分流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发展职业教育。巩固、扩大职业学校规模,建设东部、南部和北部3个优质品牌职教基地,建成18个县级职教中心,提升职业教育质量。

着力调整教育结构。推进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开展优质品牌学校建设。整合教育资源,构建以基础教育为重点,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远程教育和高等教育统筹发展的民族教育体系。力争建成2所国家级示范高中,2-3所省级示范高中,争取康定师专升本。

大力提高教育水平。着力抓好师资培训,稳定教师队伍。增加教育软环境建设和教学设施的投入,全面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加快教育方式和手段的现代化,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现代信息网络,推广和普及各类远程教育。

第二节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

深入实施科技兴州战略,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努力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科技创新和服务平台建设,着力抓好青稞新品种、草种、树种和畜种选育、生态环境治理技术、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中藏药开发等领域的科技攻关。重点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研究单位和院校的科研工作,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知识产权工作。

加强科技推广应用。重点抓好企业和农村的科技应用。加强适用技术的引进与推广。围绕六大支柱产业、循环经济发展和农牧民脱贫致富开展科技服务,促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加强科学普及工作。加大科普投入,坚持开展送科技下乡,广泛开展科学技术宣传普及活动。

第三节  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加强公共卫生安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高标准建设州、县疾控中心和传染病医院。加强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有效控制传染病和地方病。加快完善州、县、乡急救体系,在主要旅游线路和重点旅游景区建立10-15个医疗急救站。加强基层、农村地区卫生执法监督工作。建立初级卫生保健网。加强疫病防治和妇幼卫生保健工作,提高防病保健能力。

健全城镇医疗服务体系。深化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城镇医疗服务体系和贫困人口的医疗救助体系。加大各级医院的改扩建、设施改造、人员培训和设备更新,着力提升州医院、片区中心医院、县级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加强中藏医院建设,提高中藏医药服务功能。

第四节 加快发展人口计生事业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着力推进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积极实施计划生育“五大”工程。

加强人口计生服务体系建设。争取新建和改建州、县、乡(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心,加强计生服务队伍建设,提高计生服务水平。建立州、县计划生育信息化平台。

第五节  进一步繁荣民族文化体育事业

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基层文化机构,加快文化活动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全面加强文化资源管理,积极开展文物、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保护和申报工作。充分利用已有和新建文化设施,开展多种形式的城乡文化活动。

加强体育设施建设。抓好州县两级体育场馆建设,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保护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及传统优势的民族体育项目。

第六节  加强广播电视网络建设

建设广播电视工程。巩固完善广播电视覆盖工程成果,继续实施“西新工程”和“村村通”工程,加快广播电视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和乡镇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形成以州为中心、县为依托、乡村为基础的广播电视综合性传输覆盖网络。

建设电子政务工程。加快计算机信息网络建设,构建全州计算机网络框架。实施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建立标准统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电子政务外网平台。

第九章  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我州地广人稀,空间资源利用潜力很大。根据不同区域资源优势、区位状况、发展条件和承载能力,合理布局经济区域和产业,科学确定主体功能,实施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制定区域发展政策,谋取更佳的空间结构效益。

第一节  科学划分经济区域及主体功能

合理划分三大经济区。根据各区域的地理位置、空间资源特点、发展程度和经济联系,将全州分为东部经济区、南部经济区和北部经济区。东部经济区包括康定、泸定、丹巴、九龙、道孚、雅江6个县。南部经济区包括理塘、巴塘、乡城、稻城、得荣5个县。北部经济区包括炉霍、甘孜、色达、新龙、白玉、德格、石渠7个县。

科学确定主体功能。在各个经济区内,根据资源条件、发展现状和环境承载能力,科学划分重点开发、适度开发和限制开发区。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较好,环境和资源承载力相对较强,开发条件相对优越的地区,划为重点开发区。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稍差,环境承载力相对较弱的地区,划为适度开发区。交通不便、海拔较高且生态十分脆弱的区域,以及国家确定的自然保护区,划为限制开发区,实行重点保护。

第二节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加快东部经济区发展。本区域重点发展生态能源业、生态旅游业、优势矿产业、建筑建材业和加工业,初步形成2个特色产业带和2个基地。即:以大渡河、雅砻江、九龙河梯级水电开发为重点,以大渡河长河坝、雅砻江两河口等大型电站为支撑的东部水电产业带;以贡嘎山为核心,康定、泸定、丹巴、九龙、道孚五县为依托的环贡嘎山旅游环线产业带。两个产业基地为:以东部铂镍、锂辉、铅锌、铜等矿业开发为核心,以高耗能工业园和即将建设的冶炼加工区为依托的矿业开发冶炼加工基地;以动植物资源、农副产品深加工为对象,以中药、轻工产品为主的加工基地。积极推动东部各县向东与成都、雅安、攀西等地区合作,进一步融入四川主市场,谋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推动南部经济区发展。本区域重点发展旅游文化业、特色农业、生态能源业和优势矿产业等四类产业,初步形成具有特色的5个产业区。即:以稻城亚丁为核心的香格里拉旅游区;以理塘为重点的畜牧业生产区;以乡城、得荣、巴塘、稻城为重点的林果产业区;以得荣、乡城、稻城、巴塘为重点的商品电开发区;以巴塘为核心的矿产品开发区。加强与滇西北地区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合作,积极融入滇西北及川滇藏三角经济区,扩大区域合作范围。

积极培育北部经济区。本区域重点发展特色农牧业、旅游文化业、优势矿产业、生态能源业等四类产业,初步形成具有特色的4个产业区。即:以石渠、德格、色达、白玉等县为重点的畜牧业生产区;以雅砻江流域为主的特色农产品(青稞)生产区;以德格为核心的格萨尔文化旅游区;以白玉为核心的矿产品开发区。加强与西藏、青海等毗邻地区的协作,积极推进三江源生态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

图7:经济区布局示意图

第三节  建立区域协调机制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按照“提升东部、加快南北”的区域发展思路,鼓励东部率先发展,支持南北部加快发展,基本形成重点县率先发展、中等县加速崛起、欠发达县跨越式追赶的新格局。按照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在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从项目布局、资金投入上向南北地区倾斜,尽快改善南北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发展环境,为南北地区加快发展奠定基础。

建立区域合作机制。建立区域合作组织和机制,鼓励和支持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进一步做好承接省内外发达地区的对口支援工作。打破行政区划限制,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引导产业转移。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国内外资金参与各区域的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

  第四节  推进城镇化进程

按照“提升县城,拓展集镇,发展农村社区”的思路,走“小、特、精”的城镇发展路子。力争城镇化率达到25%以上。

优化城镇体系结构。建设以东部城镇群为中心,甘孜、理塘、稻城为副中心,县城为骨架,普通建制镇为基础,由小城市、小城镇、乡集镇组成的,层次分明、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功能优化的城镇体系,形成以东部地区城镇群为聚合核心,沿国道318、317线展开的城镇发展轴线。

大力提升县城功能。进一步增强康定城区的人口和产业集聚能力,积极推动康定建市工作,大力发展商业贸易、旅游服务、金融保险等行业,使其成为全州的经济中心和交通、通讯枢纽,增强东部城镇群极核功能,发挥对全州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其余各县县城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县城基础功能。增强县城在产业发展、综合服务等方面的支撑作用,使其成为区域的经济中心、交通中心和旅游接待中心。

大力拓展重点集镇。以县城为中心、公路为纽带,结合旅游、水电和矿产资源开发,合理布局,大力推进集镇发展,着力提升集镇功能,提高城镇的集聚效应,有序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稳步提高城镇化水平。集镇建设要进一步突出民族特色和风貌。

大力发展农村社区。结合生态移民、工程移民、扶贫移民、灾害移民和大型项目建设,积极引导和有序推动农牧区人口适度集中。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一规划,加强农村社区配套公共设施和服务组织建设,促进农村社区发展。

第十章  加快改革开放

深化体制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体制,构建全面对外开放格局。

第一节  深化体制改革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按照政企分开、精简、统一和效能的原则,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和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不断提高政府宏观调控水平和行政管理能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完善经济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继续推行政务公开,改进行政服务方式,发展电子政务,加强政务监督,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完善行政执法体制,规范执法和管理行为。

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和各种生产要素市场,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坚持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在水电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市政公用行业经营权的出让、国有企业产权转让等方面,走出一条市场化、规范化路子。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健全政府投资决策责任制度。大力发展金融事业,培育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完善计划、财政和金融等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制,充分发挥各种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和完善统计制度,建立宏观经济监测体系。

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将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市场主体培育,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色产业、经营性基础设施、城市公用设施等领域的开发,推动全州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快速发展。逐步建立技术、信息、培训、资金等服务体系,为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力争非公有制经济占经济总量的50%以上。

第二节  扩大对外开放

构建全面开放格局。把对外开放作为加快发展的突破口,突出抓好招商引资,筹划一批涉及生态建设、旅游、水电和基础设施方面的重大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建立招商引资新机制,提高招商引资的规模和水平。整合州内优势资源,推动州内相关经济区域的联动和协调发展。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技术联合和协作,在交通、旅游、电网、资源开发、农副产品加工、信息交流等方面开展更加广泛的合作。继续做好对口支援工作。力争累计引进到位资金达到200亿元。

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着力营造开明的政策环境、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为扩大开放和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第十一章  大力构建和谐民族自治州

建设和谐社会,是加强民族团结和交流、巩固安定团结政治局面、加快全州发展的重要前提。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采取综合措施,全面推进,努力构建和谐民族自治州。

第一节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加强劳动就业工作。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服务业和各类所有制企业,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促进多种形式就业。加强就业人员培训,提高劳动者技能和适应变化的能力。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立促进扩大就业的长效机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扩大社保覆盖范围。基本建立以社会保险为核心,包括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残疾人事业及社会救助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扩大和完善城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基本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保障体系,初步形成覆盖全州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二节  进一步增进民族团结

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一步完善民族自治地方法规,把调整民族关系、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的问题纳入法制化轨道。加快推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缩小与全省的差距,减少贫困人口数量,使全州各族群众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完善调解民族纠纷机制,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健全民族关系的社会协调机制。

巩固发展和谐的民族关系。坚持“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扩大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各民族友好相处、平等相待;加强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和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

第三节  建立安全保障体系

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严格安全执法,加强安全生产设施建设,切实抓好道路交通等高危行业安全生产,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的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提高公共危机处置能力。加快公共危机和安全处置能力建设,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公共安全防范机制、社会动员机制,强化政府应对各种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的能力。加快灾害监测系统、信息网络系统、预警预报系统建设,提高自然灾害处置能力。

第四节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激发群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发向上精神。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深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建设诚信社会。大力实施《甘孜州妇女发展纲要》和《甘孜州儿童发展纲要》,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国防观念。

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开展“讲科学、讲文明、讲卫生、树形象”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文明县城、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公民活动。建设“千里川藏文明走廊”。

第五节  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坚持依法治州方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贯彻依法治州方略,正确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重视和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加大社会事务管理力度,实现行政行为的程序化、规范化,保证执法行为公平、公正、公开,合法有效。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建立和完善维稳工作长效机制;落实维护稳定第一责任;妥善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以平安创建为载体,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升社会治安“整体联动防范工程”建设水平,贯彻“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方针,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确保全州社会持续稳定,为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建立完善监督机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完善民族自治地方法规,建立健全民主制度,逐步建立法律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制度,基本形成经常化、规范化的法律、法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第十二章  加快发展的保障措施

第一节  进一步解放思想

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发展机遇。克服封闭自满、因循守旧观念,坚持与时俱进,牢固树立开拓进取、市场竞争、勇于追赶意识,坚持和发扬求真务实、苦干实干精神,努力开创发展新局面。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生态良好、社会和谐发展之路。牢固树立生态经济理念,坚定不移的走生态经济之路,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树立全面统筹和协调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政府在可持续发展中的统筹作用,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相协调。

第二节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加快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区域发展政策和产业发展政策,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推进市场化配置资源,提高配置效益。在特色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建设中,引入竞争机制,通过招、拍、挂方式出让开发权和经营权,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建立规范化市场和管理体制,使开发权或经营权转让更加科学,推进资源的合理开发。

第三节  狠抓重大建设项目

切实抓好重大项目的落实,确保规划期完成450亿元以上投资规模。制定全州“十一五”重大建设项目规划和年度计划,加强重大项目实施的协调和推进。按照“四个一批”的布局,加大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力度,形成项目批次相继跟进的发展态势。根据全州生态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扶贫和移民、支柱产业发展,及时制定产业引导政策。

第四节  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在承担生态建设、南水北调和川电外送三大重任的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建立生态建设基金,出台水资源补偿和退耕还林(草)长期补贴政策,逐步建立生态共建、资源补偿机制。千方百计争取国家进一步落实民族区域自治的相关优惠政策,在一些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增大地方分税比例,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强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加大区域内社会事业统筹力度,注重社会事业协调均衡发展。按照发展生态经济要求,逐步建立生态经济产值、增加值、资本、产业类型等指标统计体系。

第五节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力度,推进市场配置人才资源,实施好新时期“人才工程”,加快建设五支队伍。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树立用当其才、用当其时的人才观念,继续创新人才柔性流动、人才资本回报、人才科学评价机制。进一步做好现有人才的培养、使用和管理,加强人才能力建设,充分发挥现有人才作用。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将引进与借智有机结合,进一步促进人才开发与经济社会相融、人才引进与项目招商对接,重点引进六大支柱产业短缺的科技和管理人才,引进教育、科研、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急需的人才。

第六节  加强规划管理与实施

加大规划执行力度,确保规划目标实现。按照规划编制程序,形成人大监督、政府实施、公众参与、规划部门适时修订的规划实施保障机制。对规划实施动态管理,根据实施情况和变化,按照法定程序进行适时修订。加大规划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关心规划,参与规划实施的氛围。政府要根据规划确定的总体目标,提出并落实年度计划和任务。

“十一五”期,是我州加快发展,建设“民族团结、全面进步模范藏区州”的关键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全州各族人民要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振奋精神、开拓创新,艰苦创业、奋力拼博,为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