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item.columnName}}
甘孜州东部地区区域发展规划(2016—2020年)
2017-03-24 00:43:00
来源:
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阅读数:
201次
字号:
[大] [中] [小]
分享到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网站提示:
请完成个人中心登录后进行相关操作


甘孜州东部地区区域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序  言 1

一、区域综合评价 1

(一)自然状况 1

(二)经济社会概况 3

(三)综合评价 4

二、机遇和挑战 5

(一)重大机遇 5

(二)主要挑战 7

三、总体要求 8

(一)指导思想 8

(二)基本原则 8

(三)发展定位 10

(四)发展目标 11

四、优化区域发展格局 14

(一)区域总体布局 14

(二)区域协调发展 17

五、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17

(一)交通基础设施 17

(二)能源输送通道 22

(三)水利基础设施 22

(四)信息基础设施 24

六、生态产业发展 25

(一)生态旅游产业 25

(二)生态农牧业 29

(三)清洁能源产业 33

(四)优势矿产业 34

(五)中藏药业 34

(六)特色文化产业 35

(七)现代服务业 36

七、城乡提升发展 38

(一)优化城镇体系 38

(二)推进康泸海同城化发展 41

(三)提高城镇建设品质 42

(四)提高城镇管理水平 43

(五)加强新村建设 44

(六)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45

八、优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46

(一)公共服务资源布局 46

(二)教育事业 47

(三)医疗卫生事业 49

(四)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 51

(五)文化体育事业 52

九、脱贫致富奔康 53

(一)精准实施“五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 53

(二)实施重点扶贫开发工程 55

(三)创新扶贫开发机制 57

十、生态功能建设 59

(一)构建生态安全格局 59

(二)加强生态工程建设 60

(三)加强环境污染防治 61

(四)提高资源利用水平 63

(五)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64

十一、区域合作与对外开放 65

(一)深化区域合作交流 65

(二)加强对口支援合作 66

(三)全面扩大对外开放 67

十二、优化发展环境 67

(一)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67

(二)放宽市场准入 68

(三)完善要素市场 68

(四)优化法治环境 69

(五)维护社会稳定 69

十三、政策保障与规划实施 69

(一)政策保障 70

(二)组织实施 72

甘孜州东部地区区域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序  言

甘孜州东部地区(以下简称东部地区)是我州发展基础最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在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和突出带动作用。当前,东部地区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从实施全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全州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大局出发,必须进一步增强东部地区综合竞争实力和辐射带动作用。按照州委、州政府推动东部率先发展、促进南部加快发展、推进北部追赶发展的总体部署,为进一步促进东部地区又好又快发展,带动全州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根据《甘孜藏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规划范围包括康定市、泸定县、九龙县、丹巴县和海螺沟管理局,区域面积2.5万平方公里。规划期为2016—2020 年,展望到2030 年。本规划是指导东部地区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编制相关规划和重大项目布局的重要依据。

一、区域综合评价

(一)自然状况。

区位。东部地区地处成都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和川西北生态经济区结合部,东临雅安市,南接凉山州,西联雅江、道孚,北与阿坝州接壤,是我州进入四川主市场的重要门户和川藏咽喉,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中心,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突出。

地形。东部地区地处青藏高原向川西高原台地过渡地带,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山峡谷为主,折多山以西地区有丘状高原、山原地貌类型,区域地势高亢险峻、沟壑纵横、高差悬殊,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最高峰贡嘎山7556米,最低点大渡河出州水面1000米,相对高差6556米。

气候。东部地区属青藏高原型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气候垂直带谱明显,以河谷亚热带、山地暖温带、山地温带为主,大渡河谷地带年均气温在15°C左右,较为适宜人口居住和农业开发。

旅游文化资源。自然风光多姿多彩,集现代冰川、原始森林、温泉、高山湖泊、雪山草原、珍稀动植物等多元自然景观为一体。人文资源独特,是情歌故乡、木雅文化和嘉绒文化中心、茶马古道主线,还有独特的地域文化及红色文化。现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1处(大熊猫栖息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 1个、5A级景区1处、4A级景区4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森林公园2个。

水资源。境内河流众多,遍布各地,分属大渡河、雅砻江水系,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数百条,主要河流年流量合计210.3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达2606万千瓦,可开发装机容量2149万千瓦,具有较大开发潜力。

生物资源。生物资源丰富,有许多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是川滇森林生态与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重要组成部分。有森林、灌丛、草地、湿地等各种生态系统类型,多样的生态系统也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丰富的生境,玉米、青稞、土豆、水果、干果等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牦牛、藏羊、小家禽等动物种类繁多。

矿产资源。是三江成矿带重要组成部分,有色金属和贵金属矿产品种多、储量大、品位高。锂矿资源储量世界第一,金、银、铜、镉、镍、铂、铅、锌等矿产储量或居全省第一或占很大比例。

自然灾害。地质结构极不稳定,岩体松散破碎,山洪、泥石流、地震、滑坡等山地灾害频发,是我国山地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自然气候极端恶劣,干旱、暴雨、低温、霜冻、冰雹、雪灾等气象灾害普遍,整个生态系统抗外界干扰和恢复能力差,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

(二)经济社会概况。

经济发展。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为103.9亿元,占全州48.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9107元,是全州1.58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10.03亿元,占全州31.9%;全社固定资产投资185.9亿元,占全州44.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7亿元,占全州48%;三次产业结构为13: 48:39。

人口概况。2015年底常住人口35.9万人,占全州人口三分之一左右;人口密度为14.6人/平方公里,为全州平均水平的1.9倍。有藏、汉、彝、回等多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80%左右。

城镇体系。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39.14%,高于全州近10个百分点,有一个县级市、18个建制镇,是全州城镇密度最高地区。康定市是全州和本地区中心城市,泸定为副中心城市和东部门户城市,丹巴为东部重要城镇旅游服务中心城市,九龙为全州东南门户城市。

公共服务。是全州公共服务机构较为集中区域,共有高等院校1所、高级中学3所、初中和小学110所、职业学校3所;有医疗卫生机构670个,其中:县级以上人民医院8个,民族医院5个、疾控中心5个、妇保计生服务机构5个、乡镇卫生院69个、村卫生室578个。

人民生活水平。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12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01元,均高于全州平均水平。但总体仍是贫困人口集中区域,贫困人口总数35835人,占全州18%,贫困人口主要集中于高山、半山地区和高寒牧区。

发展环境。对外交流开放程度较州内其他地区高,群众商品经济意识较强,宗教影响相对较弱,社会环境总体较为稳定。

(三)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东部地区资源环境、人口聚集和聚集社会发展水平,东部地区具有如下特征:

地理区位重要,但辐射带动作用仍然不强。尽管该地区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和公共服务中心,也是内地通向南北两大区域的重要走廊,但由于对外交通制约,对其他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还较弱。

国土空间广阔,但适宜开发面积有限。国土幅员面积约占全州16%、全省5%,但可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分布不均,主要集中于高山峡谷地带,扣除必须保护的耕地和已有建设用地,今后可用于开发建设的土地极其有限。此外,该区域地质灾害隐患点多,对人口和产业布局及基础设施建设制约明显。

资源较为丰富,但总体开发利用水平较低。东部地区资源丰富,可开发条件较好,但由于基础设施、体制机制、资金技术、人才等制约,资源开发程度较低,资源优势还没有真正转化为区域经济优势,还没有真正造福于当地群众。

生态地位重要,但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东部地区是长江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整体属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但生态系统脆弱,生态修复能力薄弱,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较强资源环境约束。

发展水平总体较高,但与全省差距仍然明显。东部地区是州内发展水平最高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仍属于落后地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居民收入、社会发育等与省内发达地区存在巨大差距,同步小康难度较大。

二、机遇和挑战

(一)重大机遇。

特殊政策支持有力。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藏区跨越发展、大力实施藏区扶贫攻坚、加强对口援藏力度,我省全力促进民族地区跨越发展、加快推进康定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多项特殊政策叠加,为改善区域发展条件、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国家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大战略,加快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不断健全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和资源开发机制,高度重视高原生态屏障建设,为东部地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立生态建设长效机制、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全域旅游战略升级。“十三五”时期,国家和省将强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尤其重视和支持民族地区实施全域旅游战略,我州已被纳入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东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加快实施全域旅游战略,促进东部旅游大发展、打造全州全域旅游战略支点创造了重大机遇。

居民消费加快升级。随着我国逐步从工业化中后期向工业化后期阶段过渡,居民消费升级步伐加快,绿色低碳环保健康的消费需求快速增加,为东部地区发挥生态资源丰富和靠近川渝大市场的优势,加快发展高原绿色食品、生态旅游、生态康养等生态产业创造了巨大市场空间。

交通区位加快改善。雅康高速公路、川藏铁路等出州快速通道加快建设,立体综合交通体系不断完善,将有效破除区域发展的交通瓶颈制约,显著提升区域交通区位优势,增强东部地区对全州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融入经济发达地区,有效拓展区域发展空间。

战略地位加快提升。国家高度重视藏区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川滇藏、川甘青结合部区域发展,重视发挥重点区域辐射带动作用,为东部地区发挥区位优势好、经济实力强的优势,更好承担国家赋予使命、更好发挥辐射带动周边区域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助于提升区域战略地位。

(二)主要挑战。

交通设施建设滞后,互联互通水平较低。缺乏对外快速通道,道路呈线形分布,路网密度小、等级低、内外部通道不畅,快速通达周边尤其是省内发达地区,安全高效、互联互通的交通运输体系尚未形成,对全域旅游发展、对外开放合作和民生改善的制约十分突出。

经济增长动力单一,转型升级压力增大。经济增长和地方财政收入过度依赖水电开发投资,水电产业占比过高,旅游产业发展不足,特色农业发展规模和产业化程度低,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随着水电开发进入尾声,投资支撑力度减弱,加快转型升级的任务十分艰巨,必须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内部发展条件差异较大,折东地区和城镇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事业、人民生活、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远高于折西地区和农牧区,农村贫困问题集中突出,高山、半高山地区发展十分滞后,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难度极大。

市场化程度较低,资金人才等要素短缺。市场化和社会发育程度仍然偏低,市场主体缺乏,融资方式单一,融资渠道不多,建设资金仍然十分短缺。生活条件与内地存在较大差距,人才引进、使用机制不健全,人才引进难、留住难问题较为突出。

区域合作机制不健全,分工协作难度较大。受现行体制机制束缚,东部各县(市)之间尚未建立协作机制、无序竞争问题较突出,在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统筹协调难度较大,一体化发展面临体制障碍。

三、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决落实中央治藏方略和省委藏区工作思路,围绕州委“一个目标、两个关键、三件大事、六大战略”总体工作格局,紧扣夯实长治久安的物质基础、民心基础、思想基础、法治基础、组织基础,以全域旅游为统领、转型提升为主题、一体化发展为方向、改革创新为动力,突出脱贫攻坚、产业富民、交通先行、城乡提升、生态建设、开放合作六大重点任务,不断提高综合实力、竞争能力,更好发挥“主引擎”“牵引车”作用,引领带动全州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全面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二)基本原则。

坚持转型升级,促进科学发展。把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作为经济发展核心任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投资平稳增长,提高创新驱动发展能力,着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继续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势头,进一步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坚持保护生态,促进绿色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把推进绿色发展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坚持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开发特色优势资源,决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良性互动,提高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旅游引领,促进全面发展。把全域旅游开发作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突出抓好生态文化旅游业发展,促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推动旅游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发展、生态保护、扶贫开发有机统一,形成旅游促发展、旅游促转型、旅游促开放的新局面。

坚持分工协作,促进一体发展。把提高区域发展整体实力作为区域发展的重要任务,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破除行政体制束缚,完善区域合作机制,促进要素有序流动,推动交通互联互通,促进产业联动发展,构建分工明确、关联紧密、优势互补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

坚持集约开发,促进集聚发展。把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秩序作为优化区域布局的重要途径,约束国土空间开发行为,强化土地集约高效开发利用,引导人口和产业集中布局、集聚发展,实现人口城镇化、产业基地化、经济规模化,形成合理有序的开发格局。 

坚持改革开放,促进创新发展。把改革开放作为推动区域发展的根本动力,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扩大开放合作,强化与周边区域互联互通与联动发展,吸引关键要素加快聚集,构建市场活力充分发挥的经济体系,不断拓展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空间,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三)发展定位。

根据区域发展基础、比较优势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按照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要求,东部地区发展的总体定位是:引领全州发展的增长极、藏区全面小康建设先行区。具体内涵为:

藏区重要商贸物流基地。抓住高速、铁路等对外快速通道建设机遇,推动商贸转型升级,强化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成联系内地、辐射全州、沟通西藏、青海、甘肃、云南等周边藏区的商贸物流中心。

全域旅游先行示范区。按照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以康定情歌城为中心,以西环线和康定机场为依托,以蜀山之王—贡嘎山和情歌故乡—康定城为主要品牌,整合区域旅游文化优势资源,完善旅游配套体系,促进旅游与文化、农业、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突出康养、度假、温泉、运动等主题,促进旅游与城镇、新村互动发展,充分发挥旅游对扶贫开发带动作用,打造以高山国际休闲度假为特色的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

生态工业发展集聚区。发挥东部地区资源、交通区位和平台优势,坚持走工业强区战略,按照绿色低碳循环要求,加强生态工业集聚区建设,大力发展以特色农产品加工和民族手工业为重点的生态工业,带动全州优势资源开发。

高原高端有机农业基地。坚持立足州内、面向州外,以高端发展、品牌建设为重点,以特色化、精品化发展为方向,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战略,加快环贡嘎山现代农业经济圈建设,大力发展绿色、有机、生态特色农产品,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打造东部百公里州级产业发展示范带。

藏区统筹城乡发展样板区。实施城乡提升战略,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加强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完善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建设藏区统筹城乡发展样板区。

全州扩大开放合作的门户。抓住交通区位条件加快改善机遇,大力改善投资创业环境,深化与周边区域经济合作,扩大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积极推动对口支援合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探索藏区对外开放合作新路径,建成世界了解甘孜、甘孜走向世界的门户。

(四)发展目标。

到2020年,东部地区的总体目标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城乡居民同步小康、城乡区域一体发展、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努力在全面小康、科学发展、脱贫奔康、城乡建设、改革开放、社会治理等六个方面走在全州前列。

经济实力明显提升。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力争超过全州平均水平,到2020年达到17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45000元,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2亿元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000亿元。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45:45,基本形成具有区域特色鲜明、旅游经济为主导、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生态产业体系,生态能源产业地位继续巩固,旅游产业、生态农业和中藏药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产业集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

城乡实现同步小康。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0000元和18000元,基本公共服务主要质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现代教育体系初步形成,医疗卫生服务人人享有,社会保障全面覆盖,人居环境舒适优美,社会安定和谐进步,人民实现安居乐业。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率先实现与区域中心城市高速公路连接,县县通高等级公路,具备条件的乡镇通沥青(水泥)路。水利、能源、通信、城镇等基础设施支撑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改善。

城乡发展更加协调。城镇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城镇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农村人口加快向城镇转移,城镇化率达到50%左右,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初步实现一体化发展,城乡协调互动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草地植被覆盖率提高,湿地面积保持稳定,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森林和草地生态及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主要江河水质达到国家水功能区划标准,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明显提高。

展望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成为藏区结合部综合实力最强、发展水平最高区域之一,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体系初步形成,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形成,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进入良性循环阶段。

专栏1  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指标 单位 2015年 2020年

常住人口 万人 35.9 40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103.9 170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亿元 10.03 1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35.7 57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总额 亿元 〔839〕 〔1000〕

服务业增加值占比 % 39 45

旅游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 3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5121 40000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9701 18000

农村贫困人口减少 〔53981 〕 〔 19060〕

城镇化率 % 39.14 50

森林覆盖率 % 37.67 39.19

耕地保有量 公顷 11260 11260

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 % —— 60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 85

注:〔〕表示五年累计数

四、优化区域发展格局

(一)区域总体布局。

按照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空间开发模式,推进形成以康定为核心,泸定、丹巴、九龙为支撑,骨干快速交通通道和大渡河流域为主轴的“一核一圈三带”空间开发格局,辐射带动区域协调发展。

康定核心增长极。按照疏解旧城、提升新区、组团发展思路,积极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强化城市金融、商贸、交通、信息、文化、教育、卫生等综合服务功能,发挥好带头带动引领示范辐射作用。围绕建设国际精品旅游城市、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强化旅游集散功能,带动周边区域旅游发展。抓住高速公路和铁路建设机遇,加快商贸物流中心(基地)建设,带动服务业全面发展,建设辐射全州的服务业发展高地。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重点推动沿大渡河特色产业发展带和产业园区建设,打造全州重要的产业发展平台。

康(定)泸(定)海(螺沟)黄金经济圈。按照优化配置、共建共享的思路,统筹推进康定、泸定、海螺沟协同发展,构建以炉城、泸桥、磨西三镇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重点城镇的黄金经济圈,积极推进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公共交通、电信服务等重要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引导康定中心城区部分医疗、教育、养老等服务功能向泸定转移,加快旅游市场一体化发展进程,建设成为东部地区最具活力的增长极。

国道318发展带。包括泸桥、烹坝、炉城、瓦泽、新都桥等乡镇。抓住国道318线打造中国最美景观大道机遇,发挥其贯通东西、沟通川藏的主通道作用,推动沿线城镇、产业和人口集聚,大力发展商贸、物流等通道经济,加强沿线旅游景观打造和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城镇发展轴和产业支撑带,成为大香格里拉区域、川藏经济带上,世界最美高山山地文化景观旅游目的地。

沿大渡河流域发展带。包括大渡河流域及省道211线沿线的得妥、冷碛、兴隆、杵坭、岚安、烹坝、姑咱、舍联、金汤、孔玉、格宗、梭坡、章谷、聂呷、巴旺、巴底、太平桥、半扇门、岳扎等乡镇。加快大渡河沿线水电基地建设,以羊肚菌为突破,大力发展甜樱桃、羊肚菌、酿酒葡萄、优质核桃等特色水果及无公害蔬菜,建设泸定县生态林果产业带,打造大渡河流域羊肚菌产业带,打造东部百公里州级产业发展示范带,加快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形成全州重要的特色产业和城镇发展带。

丹新九发展带。包括省道303和省道215沿线的东谷、塔公、新都桥、瓦泽、呷巴、甲根坝、朋布西、沙德、汤古、呷尔、乃渠、踏卡、乌拉溪、魁多等乡镇。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优势矿产、特色水果和干果等产业,建成连接攀西经济区和阿坝州的重要经济走廊。

图1  东部地区空间布局示意图

(二)区域协调发展。

根据折东、折西地区发展条件和发展差距大的实际,按照经济非均衡发展、公共服务协调发展思路,立足区域比较优势,强化区域发展分类指导,促进两大片区协调发展。

折东片区。优先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继续推进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壮大特色农产品加工,提高资源就地转化率,促进中药材、水果和蔬菜等商品化农业和专业化农业基地建设,积极推动区域性物流、商贸中心建设,建设全州经济发展核心区。依托重点集镇,发展商贸流通、教育、医疗等服务业,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成为全州科技教育文化集中区。

折西片区。依托交通干线,以城镇建设和发展旅游为重点,加快旅游资源开发,打造以生态观光旅游、山地运动为主的特色旅游景区。加快转变农牧业经营方式,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建设。依托重点集镇,发展商贸流通、旅游服务等服务业和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带动辐射广大农牧区发展。

五、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一)交通基础设施。

实施交通先行战略,推进新一轮交通大会战,大力改善区域交通条件,推进各种运输方式统筹协调发展,形成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综合交通网络,构建高效便捷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全域旅游提供支撑,为脱贫攻坚、改善民生和稳藏安康、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

交通总体布局。按照“打通出口、建强骨架、完善网络、区域一体”的原则,突出高速公路、铁路、国省干线、出州通道、经济干线建设重点,全力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公路、铁路、机场有效衔接,构建综合交通运输大网络,提升康定新都桥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初步形成连接川、藏、青、滇四省区的进藏枢纽和川西地区重要交通枢纽,促进与周边地区更好地交往交流交融,形成辐射全州、带动周边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专栏2 东部地区综合交通布局

纵线。G248线阿坝金川—丹巴—八美—新都桥—九龙—凉山州冕宁线;S217线丹巴—(沿大渡河)—康定瓦斯沟—泸定—雅安石棉线。

横线。G318线;川藏铁路雅安—康定—新都桥段;G4218线雅安—康定段,G549线雅江牙衣河—九龙湾坝—雅安石棉界段。

枢纽中心。以康定新都桥为东部交通枢纽中心、泸定为枢纽次中心推进铁路、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建设。

图2  东部地区交通网络布局示意图

  

    加强骨干公路建设。开工建设康定至新都桥康定过境试验段,加快康定(榆林)至新都桥、泸定至石棉高速前期工作。完成S434线榆林至磨西至猫子坪段、S217线泸定至石棉(雅安界)段等国省干线改造,适时启动泸定至汉源、泸定至天全、金汤至宝兴等出州通道建设前期工作。加强旅游公路建设,提升环贡嘎山两小时旅游环线,开辟与雅江、道孚等县跨县旅游公路建设,建设景区连接国省干线便捷通道,推动重点景区互联互通。

强力推进农村公路集中攻坚。按照 “保基本、兜底线”的基本原则,结合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要求,以乡镇通畅工程和建制村通硬化路工程建设为重点,以解决乡镇、建制村基本出行问题为目标,加强农村交通建设,率先在全州实现所有乡镇通油路和所有具备条件建制村通硬化路,稳步推进人口集聚的撤并建制村、重要农业产业园区等节点通硬化路建设。加强农村公路窄路基加宽和安保工程建设,继续推进农村公路桥梁、渡改桥和溜索改桥建设,适时启动部分重要县道、乡道改造工作。

大力推进铁路建设。强力推进川藏铁路雅安—康定(新都桥)段,积极争取提高铁路建设时速等级。推动开展川藏铁路康定至林芝段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

加快航空运输建设。抓好康定机场运营,提升服务能力,争取开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主要城市直达航线,实现州内航线及周边旅游机场航线互通。加大机场配套设施建设力度,推进新都桥航空物流园区建设,加快发展航空运输业、空港物流业。规划建设康定、丹巴、九龙通用机场建设,积极推动通用航空发展。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以发展全域旅游、推进区域合作为契机,大力推进东部客运交通一体化,加强县城、火车站、重点景区、重点乡镇城镇客运站点建设,加密县城、主要集镇至景区的客运班线和主要县城、集镇之间的客运班线。积极扶持乡村客运。积极推进“村村通”客运班线,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改善群众出行和运输条件。加强城乡客运市场管理,进一步规范客运市场。

加强交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公路养护规划,坚持建管养并重,建立公路日常养护管理机制和应急抢险保障体系。完善养护基础设施,建设一个市级、三个县级机械化养护中心。及时开展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县乡道、机场跑道路面大修和改造工作。深入推动平安交通系统建设,加强设备设施建设、应急保障队伍建设和应急物资储备与管理,不断增强安全应急保障能力。启动智慧交通系统建设,建立交通运输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和一体化交通物流信息平台。

专栏3  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

高速公路。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康定至新都桥康定过境试验段、康定(榆林)至新都桥、泸定至石棉高速、康定至炉霍高速、马尔康至泸定高速。

国省干线改造。G318线康定段(含折多山、郭达山隧道)、S434榆林(经磨西)至猫子坪公路(含大板岩隧道)、小金-八美( G350/S303)段(含丹巴县城过境段和美人谷隧道)、G248线丹巴县城至阿坝州界段(含丹巴县城过境段)、G549线雅安石棉至九龙县城至稻城县城段、S217线泸定至石棉(雅安界)段、S432线宝兴界至河口大桥(康定)段、S433线雅安市荥经界至泸定县冷碛镇段、S469烟袋镇(九龙)至子耳乡(与木里界交界处)段。

出州通道。泸定至汉源公路、泸定至天全公路。

铁路。川藏铁路雅安—康定(新都桥)段、川藏铁路康定至林芝段铁路。

(二)能源输送通道。

按照大型电站和送出通道建设同步、骨干电网与农村电网协调的要求,加快构建安全、高效、稳定的能源输送体系,打造全州重要电力输送平台。围绕大中型电站建设,加快建设特高压、高压输变电工程,建成硬梁包550KV输变电工程,加快建设和形成连接能源基地与主要负荷中心的骨干坚强智能电网。打通与康南、康北水电的互济、互送、互补通道,满足大电源送出的可靠性。提高电网建设标准,增强跨区域送电的可靠性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增加220千伏和110千伏变电站布点,提高地方供电可靠性。大力实施农网和城网改造升级工程。配合川藏铁路规划建设4座220千伏铁路牵引变电站。推进雅安—康定输气管道建设,在交通沿线、重点城镇和景区周边合理布局和建设成品油储备设施和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

(三)水利基础设施。

坚持开发与治理相结合,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和水资源管理,统筹解决好生产、生活、生态用水问题,提高水利服务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

增强水资源调控能力。加快推进泸定顺河堰、康定力曲河、丹巴嘉绒、九龙三垭等骨干水利工程及配套渠系建设,加快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完善灌溉引水管道及田间渠系,积极推广农业节水技术。以解决高半山区用水为重点,实施高半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灌溉工程,加强光伏及机电提灌站、水窖、“五小水利”等小微型水利设施建设,统筹解决农业灌溉、人畜饮水问题,改变高半山区农牧业生产“靠天吃饭”现状。积极推进牧区水利工程,扩大发展草场和饲草料基地灌溉面积。加快小型水利工程确权颁证,充分调动农牧民建设、管理、维护水利设施的积极性。

提高乡(镇)村供水保障水平。加强城镇集中式水源地建设和保护,继续开展城市新区、重点乡镇水厂及输水管道建设工程,加强乡村水质检查站及化验室建设。全面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推进重点饮用水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加强水源监测和水质保障,大力发展适度规模集中供水,提高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水质合格率。

加强防洪减灾工程建设。加强大渡河、力曲河、金汤河、九龙河等流域沿线重点城镇和人口集聚区堤防建设工程,积极开展重点中小河流域治理。加强山洪灾害防治和易灾地区水土保持,完善防汛预警预报系统和山洪地质灾害监测系统。继续加强水文基础设施建设。

专栏4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

水资源调控工程。泸定顺河堰配套渠系建设工程,康定力曲河田间渠系配套工程,九龙三垭水库及配套渠系建设工程,九龙挖金沟水库,丹巴嘉绒水利工程及渠系配套工程,泸定高半山农业综合开发灌溉工程,磨西大堰改造工程,康定、泸定、丹巴43座光伏太阳能农机提灌建设工程。

城乡供水工程。改建和新建城镇水厂13座,其中康定市新建姑咱、沙德、金汤水厂,泸定县二水厂改扩及新建冷碛、兴隆水厂,丹巴县改扩建水厂1座及新建巴底、岳扎、格宗、革什扎水厂,九龙县新建三垭、烟袋、湾坝水厂,磨西镇第二自来水厂。深入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推进重点饮用水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

防洪减灾工程。大渡河泸定县、丹巴县五条流域防洪堤工程及堤防工程加固工程,康定市雅砻江、力曲河防洪治理工程,九龙河流域防洪河堤治理工程,中小流域沿线城镇堤防建设工程。

(四)信息基础设施。

顺应信息化发展趋势,大力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技术应用,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

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积极推进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 “三网”融合,扩大城乡通信网络和互联网覆盖面,切实跨越“数字鸿沟”,加快推进互联网建设。完善州、县(市)、乡(镇)三级传输网络布局,加快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物联网等网络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大容量、高带宽、安全性、智能化的综合传输承载网络。大力实施州县(市)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加快实施应急广播工程,统筹有线、无线和卫星三种覆盖方式,推进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和宽带村村通建设,让广大农牧民群众共享现代文明。统筹有线、无线和卫星三种覆盖方式,推进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和宽带村村通建设,让广大农牧民群众共享现代文明。

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大力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政务管理、医疗卫生、教育科技、旅游文化、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建设区域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电子商务平台、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高信息服务和应用水平。加强信息安全建设,完善应急通信系统。深入推进农村通邮工程,实现邮政服务全覆盖。

加强信息资源交流和共享。实施公共信息服务共享工程,推进区域统一的综合信息共享基础平台建设,推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公共安全、市政管理等信息资源共享。推出跨区域业务办理、咨询服务等便民服务,搭建区域一体化的“医疗通”、“社保通”等公共服务平台。

六、生态产业发展

(一)生态旅游产业。

以资源整合、品牌提升、配套完善、市场共享为重点,加快推进生态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国际知名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全州全域旅游发展先行示范区,带动全州旅游跨越式发展。

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打破行政区域界限,以重点景区为支撑、景点为节点、国省干线为纽带,积极推动环贡嘎山旅游环线资源和线路整合开发,强化康定情歌城旅游中心和旅游集散功能,着力打造贡嘎山森林雪山国家公园核心景区,加快情歌城—木格措、美人谷·甲居藏寨—中路藏寨、亚拉雪山—莲花湖、伍须海—猎塔湖、泸定桥长征文化、牛背山六大重点旅游区建设,建成海螺沟、木格措2个5A景区、木雅圣地、伍须海2个4A级景区,重点建设磨西、泸桥、章谷、呷尔、新都桥五个重点旅游支撑城镇,集中力量推进贡嘎(西坡)河谷生态文化旅游带、丹巴嘉绒文化生态旅游带、国道318线自驾游观光体验旅游带建设,畅通西环线和成都—石棉—泸定—康定—九龙—石棉—成都两条旅游环线,集中打造甘孜大熊猫故乡生态旅游线、贡嘎东坡旅游线、亚丁-康定中国最美景观大道落地自驾旅游线、藏羌走廊-美人谷风情旅游线和康巴文化深度体验旅游线等5条精品旅游线路,构建“一城一核六区五镇三带两环五线”的旅游发展总体布局,推动旅游由点状独立发展向带状集群发展转变,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构建以康养和度假为重点的旅游产品体系。促进观光、娱乐、文化相结合,加快“春赏花、夏避暑、秋观叶、冬滑雪”的四季旅游产品开发,形成以康养和度假为特色的多元旅游产品体系。发挥泸定、海螺沟等地区自然气候条件好的机遇,加快发展会展旅游、康养旅游产品,大力培育漂流、滑雪、探险、科考、探秘等户外项目,打造海螺沟户外挑战赛、环贡嘎山超百公里精品线路徒步国际大赛等户外体育赛事知名品牌,推进海螺沟温泉小镇、海螺沟运动基地、海螺沟疗养基地、鹏程山索道、雅家埂冰川红石滑雪场等项目建设,打造国际知名的高原山地旅游度假旅游目的地。加快发展婚俗观光、婚庆旅游、影视创作、创意产业等婚庆影视产品,建设高原影视、婚庆旅游产业基地。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加快开发康巴民俗风情体验产品,积极开发康巴文化、木雅文化、嘉绒文化、情歌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文化旅游产品。

完善旅游配套体系。围绕旅游新旧要素,加快完善旅游配套体系,增强对东部地区及全州旅游发展的支撑服务水平。加快重点旅游主干线公路、重点旅游景区公路建设,推动景区公路与干线公路连接线建设,提高重点旅游景区间互联互通水平。打造全域观看贡嘎山雪山观景平台,加快完善景区游客中心、门禁系统,加强新都桥、牛背山、梁梁山、伍须海等景区和旅游城镇道路、水电、电力、通信、污水垃圾处理、停车场、旅游厕所等设施建设。构建全域落地自驾服务体系,加强自驾汽车营地建设,实现区域游客空、陆交通无缝转换。健全应急救援服务体系,加强应急救援设施和机构建设,组建航空应急救援飞行队和民间专业航空应急救援队。引导社会力量建设特色品牌酒店、乡村客栈、特色街区和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建立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营销三大智慧旅游平台,完善网络信息服务、信息咨询服务、标识解说服务三大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加强旅游安全应急体系建设。发挥全州旅游窗口功能,增强对南部、北部旅游服务能力。

建设旅游城镇和村寨。充分发挥旅游业对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带动作用,着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配套完善、宜旅宜居宜业的旅游城镇和特色旅游村寨。重点建设康定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精品旅游城市,建设旅游集散中心和服务中心。按照新型旅游城镇要求加快重点县城改造,突出风貌,彰显文化特色,建设特色文化旅游城镇。围绕重点景区和交通干线,加快打造姑咱省级百镇试点镇,加快打造新都桥镇、冷碛镇、革什扎镇、湾坝镇4个州级示范镇,打造姑咱、冷碛等9个州级重点镇,打造新都桥、冷碛、巴底、烟袋4个特色小镇,打造新都桥、得妥、火子等10个三条重点景观大道涉及乡镇,推进海螺沟演艺小镇建设。结合新农村和扶贫开发,加快旅游新村和乡村旅游综合体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民居接待,引导农牧民成立旅游专业合作社。

创新旅游发展模式。实施“互联网+”和“飞机+”行动计划,大力发展旅游电子商务,推进旅游形象网络宣传、旅游产品在线推广、旅游业务在线运作,积极发展旅游汽车租赁,促进航空线路与自驾游线路无缝对接,支持在旅游服务领域推广分享经济模式。

提升旅游品牌形象。加大旅游宣传营销投入力度,积极开展全球营销。借助康定情歌城、天险泸定桥在国内外影响力,强化对区域旅游品牌的统筹打造,进一步提升东部地区旅游品牌国际国内影响力。创新营销方式,高水平策划和组织特色促销活动,大力发展智慧旅游营销和旅游电子商务,积极应用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营销,增强旅游吸引力。

加强旅游管理与服务。探索国家公园管理体制,推动建设贡嘎山国家公园。推动旅游市场向社会资本全面开放,按照市场机制搭建区域性文化旅游产业投融资平台,设立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旅游资源开发,提高旅游管理运营市场化水平。大力培育各类旅游市场主体,做大做强旅游经济。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旅游服务标准体系,推动区域旅游市场一体化建设。积极开展景区、宾馆饭店、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继续加大旅游市场整顿力度。

(二)生态农牧业。

围绕建设环贡嘎山现代农业经济圈,以转变农牧业生产方式为主线,以发展高端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循环农业为重点,产业化经营为方向,全面提升生态农业现代化水平,建设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和绿色食品基地。

构建立体农业发展格局。按照“立体布局、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精准高效”的要求,坚持“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旅则旅”的原则,推动农牧业区域专业化生产、成片成带打造、空间立体化布局,着力构建环贡嘎山现代农业经济圈。突出“城郊花卉菜”,在低海拔乡镇重点种植绿色蔬菜和花卉苗木,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景观农业、农业生态公园等现代农业。突出“河谷粮经畜”,加强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农作物生产基地、生态养殖小区(场)建设,重点发展优质粮食、水果、蔬菜、生猪和禽蛋等种养殖。突出“半山果禽药”,积极发展半山区节水旱作农业区,促进种养业复合发展,重点发展经济林果、中药材、和畜禽养殖业。突出“山地林木草”,加强以特色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和森林自然景观旅游农业为重点的特色生态高效农业建设,重点发展道地中药材、牦牛等特色农牧业和以山区、森林、沟峪为依托的观光农业。

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加强耕地保护,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低产田改造等综合开发项目实施力度,积极开展测土配方,推进机械化深松整地和秸秆还田等综合利用。引导农民加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加快日光节能温室、节水灌溉设施、智慧农业设施建设。加大农技推广力度,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力发展牲畜标准化圈舍,完善户营小围栏、农牧机具、牲畜巷道圈、青贮窖、牧道、标准化草场、抗灾保畜打贮草基地等畜牧业基础设施,推进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开展现代家庭牧场示范,加强牦牛、藏猪等畜禽良种保护场建设。

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充分发挥气候条件好优势,以绿色、有机为主攻方向,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发展蔬菜、食用菌、特色水果、核桃、花椒、生猪、牦牛、山羊、藏猪、藏鸡、中蜂、花卉等种养基地,建设大渡河流域建设12000亩羊肚菌产业带,坚持农旅结合,科学合理设计使用大棚外观和颜色,积极发展创意农业、体验农业;在冷碛镇、兴隆镇等地积极打造10000亩核桃、花椒标准化示范基地,打造泸定县生态林果产业带。着力打造全州菜篮子基地、出口创汇农产品基地、特色水果基地、九龙牦牛种源及商品肉牛、肉羊、生猪养殖基地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带。

专栏6  东部特色农牧业发展重点

    百公里州级产业发展示范带:建设大渡河流域建设12000亩羊肚菌产业带,坚持农旅结合,科学合理设计使用大棚外观和颜色,积极发展创意农业、体验农业;在冷碛镇、兴隆镇等地积极打造10000亩核桃、花椒标准化示范基地,打造泸定县生态林果产业带。

康定。打造蔬菜、水果、人工菌类等高原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重点发展商品牦牛养殖基地和打造藏猪藏鸡养殖产业带。

泸定。推进“六大农业特色产业园”发展,加快优质魔芋、高产核桃、特色水果“3个五万亩”基地建设,建立无公害蔬菜种植示范区、规模化养殖示范小区,发展生猪、商品肉牛、肉羊、中蜂、和生态土鸡养殖。

丹巴。重点发展特色水果、粮经复合、高原酿酒葡萄等特色农业基地,着力打造肉羊养殖基地。

九龙。构建山地精致农业发展模式,重点打造牦牛、花椒、核桃、魔芋、茶叶五大特色农产品。

海螺沟。发展特色花卉种植5000亩,建设高原牛、羊生态养殖示范区。

创新农牧业发展模式。积极推动农业、畜牧业与旅游业互动发展,大力发展体验、观光农牧业,推广集农牧业观光体验、农牧业生产、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庄园和生态牧场。提高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水平,积极稳妥开展土地、草场流转,大力推进“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推行联户联牧经营,加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高原绿色农业产业园建设。扶持壮大农村经营主体和集体经济,支持专业合作社和农业担保、农业保险等机构发展,依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致富带头人发展叠加农牧业、旅游、加工于一体的产业综合开发实体。

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加强康定、泸定、丹巴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提高绿色食品加工业集聚水平,打造全州农产品加工平台。围绕农产品、畜产品、林产品等特色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优质粮油、肉奶、马铃薯、茶叶、核桃、野生菌、花椒、特色水果加工,大力发展天然果蔬饮品、葡萄酒、泡菜、休闲食品等绿色食品。开展青稞深度开发,发展青稞酒、青稞胶囊、青稞提取物等青稞保健品系列产品。积极引进龙头企业,推动牦牛全产业链开发,重点发展牦牛乳制品、牛肉精加工产品和血液及骨髓制品,带动全州牦牛产业化发展。

实施品牌农业发展战略。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三品一标)认证,树立高端特色农产品品牌形象。实施“区域品牌+品牌店+产品牌”的品牌推广战略,依托“圣洁甘孜”区域农产品品牌和“圣洁甘孜”品牌店,加大康巴情人、青藏谷地、桑吉卓玛酒业、永安兴魔芋、康定红酒业、丹巴藏味轩等企业和产品品牌推广力度,带动特色农畜产品加工开发。

加快发展智慧农业。推动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管理、经营管理、市场流通、资源环境等融合。在有条件的区域开展农业物联网示范,选择有一定规模的农业生产基地,应用物联网技术对畜牧水产养殖、果蔬大棚生产及农机提排灌等实施精准化作业示范,提高农业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强化“三农”信息服务,通过网站、手机APP等多种手段,提供及时精准的信息服务和指导,完善和健全乡、村级信息服务站点,有效解决农村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建立产销衔接的农业服务平台,加快发展涉农电子商务,积极探索“展示体验+电商销售”路径。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设,完善部门监管、企业管理、公众查询三大平台。

(三)清洁能源产业。

按照支持大型、参股中型、规范小型的发展思路推进水电开发,全面加快新能源开发,形成多能互补清洁能源体系,建设全省重要清洁能源基地。

有序开发水电资源。全力做好大渡河干流水电开发,继续推进大渡河干流泸定电站、长河坝电站、黄金坪电站、猴子岩电站、大岗山电站、硬梁包电站建设,力争开工建设楞古、孟底沟、丹巴、巴底等电站。以力丘河水电自主开发为突破口,全面参与中型水电开发,加快康定市龙洞、丹巴县东谷等在建中型水电站建设进度,力争开工建设丹巴县磨子、二瓦槽、东城等电站。全面清理规范小水电开发。

加快发展新能源。抓住国家加快发展新能源机遇,结合精准扶贫,加大太阳能、风能、地热能资源开发力度。实施光伏扶贫项目,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重、集中送出与就地消纳相结合,推进康定塔公大型并网光伏电站建设,开展高原风电示范场建设。加快地热资源勘探,推动高温地热电站和康定市区地热城镇集中供暖项目建设。

(四)优势矿产业。

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立足市场需求,创新资源开发模式,推动矿业绿色开发,全面提升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加强矿产资源勘探。加大地质找矿力度,全力推进铜、铅、锌、锂、硅、镍等重点矿产资源勘查项目,推进大中型矿山深部及外围“攻深找盲”,力争取得地质矿产勘查重大突破,积极建设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

有序推进重点矿山建设。促进矿产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实现四川里伍铜矿上市,积极引进大型矿业企业推进矿区整合,提高矿业规模化开发水平。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机遇,加快甲基卡锂辉石矿等矿山开发。规范整合提升大渡河沿岸金矿开发,适度规模开发非金属矿资源。

延伸产业链条。采取“州内采选、州外冶炼”的开采加工模式,依托飞地产业园区,加快以锂为重点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下游产业,提高矿业增加值。

(五)中藏药业。

以种植基地化、生产规范化、制药现代化、药品标准化、产品品牌化、市场国际化,形成药材种养、药品生产加工、服务商贸相互衔接的产业链,培育壮大中藏药业。

加强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集中资金重点扶持和培育,大力推进金银花、重楼、波棱瓜、党参、翼首草、川木香、当归等种植基地建设。积极引进药材种植优势企业,开展野生药材保护,推进川贝母、重楼、石斛、白芨等濒危药材种植。

提升药品研发与生产能力。强化研发和生产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东部地区研发和生产对全州中藏药种植的辐射带动能力。以海螺沟“南派藏医药传承创新基地”和州藏医药研究所为依托,加强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成都中医药大学的战略合作,加大中藏药新药、现代药材饮片、保健食品等新产品研发力度,力争在新药证书获取方面取得新突破。积极推进中藏药产业集聚,继续推进泸定金珠药业园区建设,引进优势现代中藏药业加工企业入园,吸引和带动相关医药企业及关联企业集聚,力争尽快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

大力发展中藏医服务。结合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加大旅游养生产品、保健食品开发,大力发展藏医药康复保健、藏药洗浴等服务业。加强中藏药交易平台建设,依托泸定金珠药业园区建设中藏药材和药品交易中心,推动中藏药商贸业发展。依托海螺沟南派藏医药健康服务(传承创新)基地建设及全州制剂中心建设,培育集藏医药文化展示、藏医医疗服务、养生保健、康复疗养、生态观光、藏药研发、生产营销、人才培训、文化交流等为一体化的产业基地。

(六)特色文化产业。

充分挖掘区域文化资源优势,依托“情歌文化、红军文化”品牌影响力,以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为方向,积极推进特色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促进文化资源优势向文化产业优势转变。

建设文化产业基地。推进泸定红色文化产业园、海螺沟民族手工艺园区建设,完善文化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引导文化企业进入园区,推动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积极参与国家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推动建成一批国家级重点文化产业基地。结合旅游产业发展,积极推康定民族歌舞演艺中心、海螺沟演艺中心、丹巴演艺中心等重点景区商业演出基地建设,推进新都桥、丹巴民俗民居、海螺沟景区影视拍摄基地建设。传承和创新民间技艺,建立特色手工艺品加工基地、民族民间手工艺品加工中心,建设康定溜溜城工艺美术产品特色市场、海螺沟民族手工艺品加工销售市场、丹巴嘉绒文化民族手工艺一条街。

打造民族特色文化业态。充分发挥文化产品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承载作用,着力打造一批品位高、特色浓、影响大、效益好的文化精品,夯实市场占有率较高的“情歌、古碉藏寨、泸定桥”等品牌。深度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手工艺,重点打造九龙飞鹰刀工艺品、藏文书法、唐卡、彩绘石刻、牛羊毛绒编织品等特色民族手工艺精品。加快培育演艺娱乐、音响影视、出版发行、文化创意、网络动漫创意业等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培育新兴文化产业形态。

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市场主体。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推动演艺文化类事业单位转型发展,扶持民间艺术团体和企业发展,组建区域性文旅、演艺、传播等文化公司,鼓励民营、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

(七)现代服务业。

推动服务业与工业化、城镇化、旅游全域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发展,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建设全州服务业发展高地。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依托高速公路和铁路,建设以康定和泸定为枢纽、九龙和丹巴为节点、物流园区(基地)为载体、专业化物流企业为支撑的现代物流体系,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加强物流园区建设,重点建设以进藏大宗物资和航空物流为主的新都桥物流园区和以生活物资为主的泸定物流园区,在丹巴、九龙建设辐射本县的物资集散地,推进物流园区综合信息平台和仓储设施等配套建设。大力发展矿产资源、大宗建材、特色农产品、生活生产资料等专业物流集群,建立完善肉类、特色水果、反季节蔬菜等农产品集配中心和冷链配送体系。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推进多式联运,加快实现物流一体化运作与管理。培育一批服务水平高、带动作用强的现代物流企业。加强应急物流建设,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能力。推动物流信息化和标准体系建设,建立服务区域、辐射全州的物流信息综合平台。

加快发展现代商贸业。按照提升中心、优化网络、覆盖全域、创新业态、辐射周边的思路,建设区域商贸中心。改造提升老城区商业中心,加快发展新城商业副中心,积极打造城市综合体,加强专业商品市场、连锁品牌店、特色商业街区和特色交易市场建设,引进和培育大型、高端商业形态,提升城市商圈的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实施城乡商贸流通设施升级改造,重点加大集镇农贸市场、特色产品展销中心、特色商业街区等项目建设,积极发展“农批对接”、“农超对接”等现代流通方式,畅通农特产品流通渠道。积极引进大型商贸企业,发展连锁经营和品牌建设,培育和发展大型连锁企业集团。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积极培育特色农产品电商平台。适应全域旅游发展需求,加快推动餐饮住宿行业转型升级,提高行业发展质量和水平。

积极发展金融服务业。完善城乡金融服务体系,鼓励引进证券、金融、担保、产权交易等各类金融机构增设分支机构和网点,提升城市金融综合服务能力,在电站建设的重点城镇和景区配套建设金融服务设施,扩大农牧区金融服务网点覆盖范围。支持开展保险业务,稳步扩大农牧业保险覆盖面。创新金融服务,支持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小微型金融机构健康有序发展。

加快发展康养产业。发挥自然气候条件好、生产生活环境优美、公共服务资源丰富的先天优势,以泸定、海螺沟为中心,以吸引州外游客为重点,加快建设集旅游、医疗、养老、度假等于一体的生态康养产业基地。结合新城建设、旅游开发和新村建设,发展养老、旅游、度假等复合地产项目,加快打造农旅结合的特色风情村落,完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打造宜居宜旅的康养胜地。大力发展健康食品、健康医疗、健康培训等产品,不断延伸康养产业链条。

七、城乡提升发展

(一)优化城镇体系。

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人口集聚为方向,按照做强中心、提升县城、扩大集镇的思路,构建“一主一副两极多点”的城镇等级体系。

做强康定区域中心城市。按照建设特色山水城市、区域物流商贸中心、州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国际精品旅游城市、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定位,全面提升康定城区综合服务功能,提升中国情歌城品牌形象,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按照“以河为轴、南延北扩、组团发展”的发展战略,推动康定城区向榆林、雅拉发展,拓展城市发展空间,2020年康定城区建设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推动新都桥(瓦泽)新区和姑咱(时济)新区建设,有序疏导中心城区功能。完善中心城区服务功能,大力发展旅游、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提升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信息集散等综合服务功能,增强辐射带动能力。积极引导人口向城区集聚,到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力争达到9.5万人。

提升泸定区域副中心功能。按照建设全州优质教育高地、现代产业基地和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定位,全面加快山水宜居城市建设,倾力打造红城绿谷康养泸定,建设东部地区副中心城市。按照优化老城功能、加快新区开发的思路,积极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到2020年县城建设面积达到4平方公里。全面加快泸定新城建设进度,完善新区道路、管网等市政基础设施,实施四川民族学院、高等级医院、职业学校、中小学、房地产等建设项目,加快物流、工业等现代产业园区建设,提高新城综合承载能力。加强旧城改造力度,完善和提升公共服务功能,有序引导旧城区人口和机构向新区转移。

加快丹巴县和九龙县城建设。按照建设东部地区重要旅游服务中心和嘉绒藏族文化特色旅游城市的定位,加强旧城改造升级,将水子、革什扎纳入县城统一发展,力争丹巴新区尽快形成人口聚集效应,进一步提高县城人口承载能力和发展空间,2020年县城建设面积达到1.4平方公里。按照建设甘孜州东南门户和以商贸物流主的高原碧水风情城发展定位,积极推动县城依山顺水重点向城区南面发展形成“水城相依、一河两片”的城镇空间格局,全面加快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增强人口集聚功能,2020年县城建设面积达到3.3平方公里。

加强特色小镇建设。按照完善功能、突出特色的要求,重点培育交通条件优越、发展基础好的特色小城镇,繁荣特色经济,发展成为集聚人口、连接城乡的重要载体。依托旅游、水电等资源开发和交通干线,坚持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宜旅则旅的原则,突出民族特色和地域风貌,加快建设一批旅游、工贸型特色小镇,合理扩大建制镇和片区性乡镇规模。县城周边的小城镇,要依托县城、服务县城,加强与县城功能分工,承接人口集聚、商贸服务、旅游接待等功能。靠近农牧区的小城镇,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商贸流通体系,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增强对农牧区辐射带动。

图3  东部地区城镇布局示意图

专栏7  东部地区城镇等级体系

区域中心城市。康定市中心城区(含新都桥镇和姑咱镇)。

区域副中心城市。泸定县城。

重点县城镇。丹巴县城、九龙县城

重点小城镇。金汤、沙德、普沙绒、六巴、孔玉、塔公、巴底、革什扎、岳扎、东谷、湾坝、汤谷、冷碛、兴隆、磨西—燕子沟、岚安、得妥。

(二)推进康泸海协同发展。

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推动康定、泸定、海螺沟协同发展,增强区域发展整体优势,带动东部地区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

统筹协调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和体制机制束缚,编制康定、泸定和海螺沟同城化规划,优化调整城镇功能分工,推动城镇错位发展,促进城市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逐步统一。

构建无缝对接的城际交通。规划建设雅加埂、泸定—海螺沟隧道,加快县际快速通道建设,完善公交线路和站点,开展康定—泸定—海螺沟轨道交通建设前期工作,推进公共交通服务一体化发展,构建无缝对接的快速交通网络和城镇通勤圈,方便县际经济社会联系和人员交流。

推进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根据合理的服务市场半径,重点推进高端医疗和教育资源共享。加强医疗保险、退休养老保险、社会最低生活保障等关系无障碍转移机制和统一网络建设,形成共建共享、区域联网、方便快捷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

建设一体化要素配置平台。加快推进区域统一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建立健全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技工教育,推进职业技术培训资源共享,建设区域远程职业培训公共平台。推动区域资本市场一体化,探索成立区域性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搭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推动商品市场一体化,积极建设分工合理、专业性强、功能互补、多层次的商贸市场,共同打造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资集散地。

(三)提高城镇建设品质。

突出高原、生态、文化等特色,以特色化、现代化、精品化为方向,强化城镇景观打造,按照旅游城镇建设标准推进城镇风貌改造。加强城镇道路、桥梁、给排水、园林绿化等设施建设,加大廉租住房建设和老城区棚户区改造力度,强化城镇、旅游景点污水、垃圾处理等环保设施建设,加强城镇水源保障能力建设。加快城镇防洪设施建设,健全城镇防灾减灾体系,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推进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牧民定居村落建设相结合,统筹配置学校、医院、金融、商贸等公共服务设施,延伸和拓展城镇服务功能。大力发展城镇经济,重点发展旅游、商贸、手工艺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进一步拓展城镇就业空间。

(四)提高城镇管理水平。

健全城镇建设投融资机制,加大文化旅游、高原特色农牧业等领域招商引资力度,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小城镇建设,形成政府引导推动、社会多方参与的开发建设新格局。完善城城管理体制,建立城镇管理考核、监督、奖惩工作机制,积极探索环境卫生等领域城镇管理服务市场化,着力提升城镇管理效能。积极开展文明城市、卫生城市、民族团结示范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等创建,提高居民文明素质。

(五)加强新村建设。

以定居点建设为载体、产业发展为支撑、基础设施为先导、公共服务为保障,引导农牧民适度集中居住,促进农牧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

加强农牧区定居点建设。以乡镇所在地、交通沿线、河谷平坝区等人口聚集区为重点,突出地域、历史、文化、产业等特色,强化牧民定居、危房改造、藏区新居、彝家新寨、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等项目支撑,高标准推进新农村示范建设,重点打造康定41个、泸定78个、丹巴181个、九龙93个特色村落,抓好旅游新村、扶贫新村、移民新村、彝家新寨和沿国道318线村镇建设,提高农牧民集中居住水平。支持一批有条件的乡村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打造新农村综合体。

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依托定居点集中化、规模化提供教育、医疗、文化、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全民覆盖。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农村低保和特殊困难群众医疗救助体系,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落实失地农牧民保护政策,切实保障失地农民利益,建立贫困群众长效帮扶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加强便民服务,提升新村功能和水平。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提质增效工程,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积极推进乡村公路向较大的聚居点延伸,大力改善人行便道和耕作便道条件,完善农村公路管养机制。全面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牧民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定居点产业培育,引导牧民实行牧农结合,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大力发展品种优良、附加值高的特色优质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力争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确保农牧民安居乐业。培育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牧)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

(六)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按照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资源配置市场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思路,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统筹城乡建设发展规划。按照全域统筹、城乡一体的要求,抓好区域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重点城镇规划和新村建设规划在土地利用、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对接工作,推动多规合一。扩大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覆盖面,加强各级风景名胜区及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的规划编制力度,强化城乡规划对城乡建设的综合调控以及城镇化发展空间布局的引领作用,切实提高城乡建设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城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公共资源配置,把社会事业的建设和发展重点放在农牧区,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农牧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提高农牧区教育水平,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协调发展。加快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农牧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城乡文化资源共享。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健全衔接配套的基础设施城乡基础设施体系。

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全面放开城镇户籍限制,深化户籍制度配套改革,为进城农牧民提供均等公平的社会保障、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加强对进城(镇)定居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择业和就业能力。保障进城(镇)定居农牧民在农牧区的利益,鼓励其自愿、依法、有偿转让承包地(草场)使用权。完善就业援助、社会保障等政策,促进工程移民、生态移民和失地农村人口转为城镇居民。积极推动撤乡并镇和并村联组,提高人口集聚水平。

八、优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一)公共服务资源布局。

以人口规模相适应、人口布局相协调,合理布局公共服务资源,实现公共服务资源全覆盖,促进城乡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围绕区域中心和重点城镇、定居点集中化、规模化提供公共服务,重点依托康定、泸定高质量建设面向全州的优质教育、医疗、就业、文化等公共服务基地,提高东部地区公共服务整体服务水平。加强九龙、丹巴县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设面向全县的公共服务基地,提高辐射周边县的公共服务水平。按照集中资源、集中布局原则,加强重点城镇、农牧区定居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强对农牧区公共服务带动能力,提高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二)教育事业。

深入实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全面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以品牌化发展为方向,推进教育由基础设施建设向教育教学质量水平提升转变,建设全州教育基地,努力实现率先在全州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

加快普及学前教育。实施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推进县城幼儿教育精品化发展,完善现有幼儿园设施设备,在具体条件的人口规模较大农村定居点建设公办幼儿园,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0%以上。

提高义务教育发展质量。以城区(县城)为主体,片区寄宿制学校为重点,乡镇学校为基础,构建“结构合理、规模适当、优质高效、发展均衡”的义务教育办学体系。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农牧区中小学校,加强城镇中小学校和县镇薄弱学校建设,加大片区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积极适应区域义务教育发展的办学方式,在有条件县城和乡镇开展中小学合并办学,建设一批高质量的九年义务学校。实施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提高义务教育信息化水平。

扩大高中教育办学规模。顺应藏区普及高中教育趋势,全面扩大高中教育办学规模,加快甘孜州高级中学、丹巴高中、九龙高中、康定市藏文中学高中部建设,扩建康定中学、泸定中学,加快民办优质高中学校发展,积极引进州外优质高中教育资源,促进联合办学,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品牌高中,建成全州高中教育重要基地。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加快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建设州职校民族手工艺大楼及第二校区,扩大省藏文学校建设规模。加快实施四川民族学院搬迁工程,适时推动州职校升级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引进州外高等院校进州设立独立学院、教学点、开展联合办学或建设实习培训基地。

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推进 “123”模式甘孜智慧教育体系建设,加快数字化、信息化、优质化远程教育办学进程,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范围。实施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加强农牧区中小学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建设及设备配备。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

专栏8   教育事业重点项目

幼儿园。康定市普沙绒乡、孔玉、中谷村等9所幼儿园,泸定县城区二幼、新城幼儿园和烹坝、新兴乡幼儿园及8所村级幼儿园,丹巴县32所幼儿园,九龙县12所幼儿园。

小学。康定市新都桥小学、贡嘎山中心校、吉居小学、民族小学、各坝小学、呷巴小学,泸定县大坝小学、二郎山片区寄宿制小学、贡嘎山片区寄宿制小学,丹巴县13所小学改建,九龙县呷尔片区、湾坝片区、乃渠片区、三垭片区、烟袋片区寄宿制小学,九龙县波岗完全小学和三岩龙、斜卡、洪坝、乌拉溪、汤古中心校、烟袋小学,海螺沟海螺沟寄宿制小学。

中学。康定市民族中学、藏文中学、第二中学,泸定县第四中学改扩建、泸定中学扩容和海螺沟中学建设,丹巴县2所初中校舍和附属工程、丹巴高中二期工程,九龙县沙坪、湾坝中学、九龙高级中学扩建。

(三)医疗卫生事业。

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目标,全面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建设覆盖城乡、辐射全州的优质医疗服务基地,率先实现“健康甘孜2020”行动主要目标。

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州县综合公立医院规范化建设,增强骨干医疗机构辐射带动基层的能力。充分发挥州人民医院三级甲等的引领示范作用,推进重点专科建设,巩固提升“三甲”成果。加快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等级创建和评审工作,提升医疗机构综合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全面完成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建设任务,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积极支持私立医院发展,探索社会办医新模式。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实现行业管理科学化、医院管理现代化、公卫管理规范化、远程会诊常态化、远程教学培训制度化、医卫通应APP 全民化。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采供血、妇幼计生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强化州级公共卫生专业机构龙头作用,加强县乡两级服务能力。大力实施国家免疫规划,切实抓好国家重大公共卫生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大力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以农牧区为重点,以创建卫生城市和卫生(村)镇为载体,结合相对迁徒、聚集发展以及文明新村、扶贫新村、人口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等项目,加强农牧区卫生环境整治。稳定并完善现行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引导城乡居民优生优育。

强化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保障制度,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实际报销比例。进一步扩大重大疾病保障、纳入报销的慢性病种范围,巩固完善大病保险运行机制,提高保障标准,切实减轻城乡居民大病就医负担,加大对城乡贫困家庭医疗救助力度,努力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差距。

积极开展中藏医服务。全面提升州、县中藏医院服务能力,加强医院内涵建设。抓好重点藏药制剂室标准化建设,推进州内藏药制剂规范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在推进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中,同步推进中藏医科室建设,积极开展中藏医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工作。加强中藏医药人才体系建设,强化培养和引进,重视藏医药传承与创新。切实发挥中藏医药特色优势,满足不同群体、不同层次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推进卫生计生信息化体系建设。按照国家三级信息安全等级标准,加强州级中心平台建设,全面建成州、县、乡三级网络互联互通的信息平台,实现卫生计生管理精细化、综合服务功能智能化、群众看病就医便捷化的目标。加快推进居民健康卡发放应用,确保健康档案、诊疗信息、医疗保障和银行结算信息实现“一卡通”。加强远程医学体系(远程会诊、远程教学)建设,实现省、州、县三级医疗机构远程医疗会诊互联互通全覆盖,省、州、县、乡四级医疗机构远程教学全覆盖;推广医卫通手机APP全覆盖,实现手机预约挂号、费用查询、个人健康档案管理等功能。深入开展人口信息健康信息化建设,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分级管理,数据同步,协同应用,实现民族医药信息化能力提升和妇幼母子保健一卡通。

专栏9  医疗卫生事业重点项目

 医疗服务体系。州县人民医院重点专科建设。实施州人民医院传染病院改扩建,州藏医院住院综合大楼。依托州县中藏医院建康复理疗中心5个,推进州藏医院藏药制剂中心异地迁建、海螺沟南派藏药健康服务(传承创新)基地建设。加强州卫生学校综合能力建设。实施县人民医院改扩建提升工程、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推动冷碛镇中心卫生院升级为二级甲等医院。

公共卫生体系。州皮肤病防治医院建设、州疾病预防及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州妇幼保健及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州中心血站建设,康定、泸定、丹巴、九龙县级妇幼保健及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康定、泸定、九龙县级疾控机构基础设施建设。

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州级信息平台,统筹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六大重点业务应用系统;县级建设县乡两级远程医疗会诊、教学、管理为重点的信息工程。

(四)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

加强就业服务。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重大建设项目优先吸纳当地劳动力就业,大力开发适合地区经济发展特点的公益性岗位。加强农牧民职业技能和就业岗前培训,提高就业能力。鼓励农牧民工返乡创业,积极促进当地大中专毕业生、“9+3”中职毕业生就业。加强区域网上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促进就业信息共享。以创业带动就业,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和创客空间。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非公企业、困难企业职工、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等为重点,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实现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应保尽保。推进社会保险关系在区域间、城乡间的转移接续,全面提高保障水平。健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以及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和临时救助为主体,以社会力量为补充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实施力度,完善城镇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制度,加强教师和医卫人员周转房建设力度。

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加强社会养老服务,建设泸定老年养护院,加强城市社区和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养老服务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建立儿童福利机构福利服务网络,实施县级儿童福利机构建设“蓝天计划”二期规划。合理配置社区服务设施,大力推进镇(乡)社区服务中心和农村社区服务站建设。继续抓好残疾人设施建设。

(五)文化体育事业。

繁荣民族文化事业。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州、县、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民俗博物馆、传习所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实现广播电视全覆盖。加强藏语节目和藏文出版物生产能力建设。强化国家、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和管理。

加快发展体育事业。加大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民族特色体育场馆建设,建设乡村农民体育健身场所,保护和开发地方特色特种体育旅游资源及传统优势民族文化体育运动,加强海螺沟户外登山运动基地建设,积极举办环贡嘎山超百公里赛事及徒步穿越、国道318、317线自行车运动挑战赛等重大体育赛事,推动体育产业和体育事业协调互动发展,积极促进体育消费。

九、脱贫致富奔康

(一)精准实施“五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

以消除绝对贫困为目标,以精准扶贫为抓手,以增强群众脱贫致富能力为重点,实施“五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加强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对有劳动能力、可以通过生产就业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口,强化产业扶持和就业帮扶,实现稳定脱贫。结合农区、牧区、半农半牧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旅游、特色农业等特色产业,完善资源开发利用共享机制,通过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扩大就业培训和结业对接服务,落实免费职业教育政策,全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程,鼓励项目建设单位和资源开发企业吸纳当地群众就业。

合理实施移民搬迁。对生存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不具备发展条件的地方,对居住过于分散、因水电资源开发,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难的地方,实施移民搬迁安置。结合全域旅游、新型城镇化、城乡保障性安居工程、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等,合理安排搬迁地点和资金及进度,确保到2020年实现具有搬迁条件和意愿的贫困户应搬尽搬。督促水电、矿产等资源开发企业履行好应尽的社会责任,加强搬迁地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强化移民搬迁后续扶持,确保搬得出、能致富。

强化社会保障政策性扶持。强化社会救助托底功能,按照“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原则,加强特困扶贫对象救助,实施精准特惠救助扶贫,做到扶贫开发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联系与结合。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扶养人的特困人员和本州籍特困僧尼实行集中供养。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对残疾人扶贫对象实行生活费补贴,对遭遇突发灾难、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或个人实施特殊救助。

加强医疗救助帮扶。通过开展医疗卫生计生脱贫“五大行动”,实施“八免四补助”政策,切实减轻贫困人口治疗疾病经济负担,助推贫困人口恢复劳动力、脱贫增收。深化柔性流动服务,确保每一名贫困患者有签约服务的医务人员,及时跟进对贫困人口的医疗服务。建立健全基层卫生计生服务体系,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全面改善农牧民群众健康状况。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违法生育得到有效遏制,适度生育水平得到稳定。居民健康、卫生资源、公共卫生均等化、疾病防控等主要指标接近或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疑难杂症不出州”的目标。

科学推进灾后重建。抓好地震、泥石流等灾害乡村重建,确保灾区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切实解决因灾致贫问题。优先推进住房重建。加大优质公共产品供给力度,推进灾区迅速恢复生产,结合当地优势资源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加更多就业机会,提高灾区群众增收致富能力。

(二)实施重点扶贫开发工程。

树立大扶贫理念,以高半山区、边远牧区和高寒地区为重点,以贫困村为单元,以提高贫困人口能力为核心,大力推进扶贫开发重点工程。

基础扶贫工程。加快推进通乡、通村道路建设,完善农村公路管养机制,提升交通服务能力,从根本上解决群众出行难、行路难、运输难状况。按照“水量充足、水质达标、取用方便、保障度高”的要求,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及渠系配套建设,因地制宜开展输水管道、高半山泵站等小水利建设,切实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和农田灌溉问题,实现每个乡镇、中心村及居聚点集中供水。积极开展光伏产业扶贫,加快实施进村、入社、到户和进新区、景区、林区等重点区域电路升级改造工程,消除农村供区低电压现象。加快推动全县通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和资源共享,大力推进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和宽带乡村建设,实现4G到乡、3G到村、光纤到户,所有行政村、村民聚居点、农村学校信息资源实现全覆盖。

新村扶贫工程。全面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实施扶贫解困、产业提升、旧村改造、环境整治、文化传承五大行动,着力以新村建设带动农村全面发展、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推进藏区新居、彝家新寨、廉租房建设,有效改善贫困地区群众居住条件。扎实开展以脏乱差治理、人畜分离、垃圾污水处理为重点的村庄环境整治,积极开展农房及院落风貌整治和村庄绿化美化,保护和修复道路、沟渠等乡村设施,提升农村生活环境。

产业扶贫工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和“一户一增收项目”的产业发展目标,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旅则旅、宜商则商,发展“互联网+”模式,积极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实现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门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结合现代农业、林业重点县建设,大力发展甜樱桃、核桃、花卉、茶叶、中药材、高原畜牧业等优势主导产业,辅以生猪、小家禽等能多点带动贫困户增收的适度规模畜禽养殖产业。依托全域旅游战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进休闲观光基地、生态康养基地、民俗体验基地等建设,大力发展农旅相融、产业联动的现代生态农园,完善提升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大力发展生态加工业,扶持对农牧民增收致富带动作用较强的特色农产品,完善水电、矿产等资源开发的利益共享机制。

能力扶贫工程。全面实施“减、免、补、助”等惠民政策,在全州率先实施十五年义务教育,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乡村教师专项培训工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以构建优质医疗服务体系为重点,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改善基层卫生机构设施条件。加大医疗卫生人才引进力度,探索村医生“县招乡聘村用”管理机制,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减少因病致贫现象。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和扶贫力度,加快科技扶贫示范村和示范户建设,强化农业技术服务。大力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程,积极培养贫困地区特色产业示范带头人、科技种植养殖能手,强化贫困人口技能培训,鼓励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引导企业和重大工程就近就地吸纳当地农村劳动力。

生态扶贫工程。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筑牢高半山区及边远牧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本底。持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工程,积极争取提高国有公益林和集体林生态补偿标准,保障退耕还林还草补助、森林保险、天然林保护和草原生态奖补政策兑现。合理开发和利用生态资源,引导农牧民种植经济林木,稳步推进资源股权化、股权基金化、基金民生化,促进生态资源转变为生态资本,发挥经济效益。加强生态脆弱区治理,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力度,积极开展生态脆弱区人口易地搬迁,鼓励贫困地区群众参与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和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工程建设。

(三)创新扶贫开发机制。

建立动态稳定的投入机制,逐年增加财政专项投入,提高扶贫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优化整合扶贫资源,以县(市)为主体,推进扶贫资金、涉农项目及部门资金有效整合。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模式,引导贫困村将集体资产、贫困户将承包土地和个人财产入股,采取委托经营、合作经营等方式,确保贫困村和贫困户多渠道增收。创新金融扶贫机制,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扶贫资金互助社,鼓励县域法人金融机构支持农业农村发展。完善社会扶贫机制,推进对口定点扶贫、东西扶贫协作、干部驻村帮扶机制,广泛动员和凝聚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互为支撑,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严格扶贫考核督查问责机制,建立健全以减少贫困人口和提高贫困人口能力为导向的扶贫开发考核机制,建立扶贫工作责任清单,强化扶贫开发工作逐级督查制度,加强农村贫困统计监测。

专栏10  扶贫开发重点任务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解决贫困村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通信难等突出问题。

新村扶贫。完成55个贫困村的新村建设,全面完成129户贫困户危旧房改造,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廉租房建设。

产业扶贫。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和“一户一增收项目”的产业发展目标,重点发展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生态林果业、乡村旅游业“四大优势产业”,深入开展旅游扶贫工程。

教育与就业扶贫。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计划,完成劳动力转移培训学习万人次,加大教育帮困力度,增强贫困人口就业创业能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医疗卫生扶贫。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实施包虫病综合防治攻坚战,开展结核病等重大疾病综合防治。

文化惠民扶贫。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积极开展文化惠民活动。

社会保障扶贫。通过精准实施“低保政策兜底一批”脱贫攻坚行动,对贫困人口进行社会保障扶贫。

生态扶贫。完成10595贫困人口搬迁工作,完善生态补偿和资源开发机制,落实各项生态补偿政策,提高补助标准。

社会扶贫。动员社会参与扶贫,开展定点帮扶工作。

财政金融扶贫。加大扶贫财政投入,开展扶贫贴息贷款、小额贷款等扶贫特惠金融服务,深化政策性农业保险。

十、生态功能建设

(一)构建生态安全格局。

贯彻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强化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强化国土空间治理,构建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生态安全格局。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在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分析基础上,细化完善区域主体功能区划,合理划定生态、农业、城镇三类空间边界。明确三类空间功能定位、发展和保护重点,引导区域空间合理布局,构建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区域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科学划定生态红线。科学划定生态功能红线、环境质量红线、资源利用红线,构建完善生态红线体系。加强生物多样性、高原湿地、水土保持、水源涵养、防风固沙、禁止开发区等生态功能红线划分,保护和提升生态系统安全功能。建立健全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保护红线,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完善主要污染物总量排放、水和大气质量等红线,提高区域环境质量。严格生态红线管理,确保生态红线不被逾越。 

强化国土空间管控。严格实施生态空间、耕地、城镇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加强区域国土空间管控。严格实行产业和环境准入制度,严控开发活动,控制开发强度,对禁止开发区域实施强制性保护。强化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优化整合农村居民点,促进农地规模化、标准化建设。合理有序扩大城镇建设规模,优化调整存量空间,控制开发强度,提高单位土地开发利用效率。完善国土空间保护与开发利用监督机制,严格落实管控主体责任,完善责任追究制度。

(二)加强生态工程建设。

按照保护优先、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坚持工程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大力推进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强化生态红线管控,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加强森林生态建设。大力推进山植树、路种花、“河变湖(湿地)”工程建设,采取飞播与人工植树、专业植树与义务植树、乔木与灌木、经济林与生态林相结合,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继续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开展重点地区陡坡耕地、地质灾害毁损耕地退耕还林,因地制宜开展荒山荒地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和地质灾害毁损地及工程建设地植被恢复,加大大渡河沿岸植被生态修复雨季人工植苗造林力度。加强人工中幼龄抚育和低产低效林改造。加强森林防火体系建设,强化森林病虫害防治。

加强草原生态建设。大力推进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落实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和草原禁牧休牧、草畜平衡、基本草原保护制度,加强林草复合生态系统建设,大力开展人工草地建设。实施高寒草原生态修复工程,加强沙化草地、荒山草地退化及鼠虫害草地治理。加强草原防火工程及生态监测站点建设,促进草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加强流域综合治理。加大大渡河流域及城镇周边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度,加强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建设。加强水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实施严格的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依托大型库区推进湿地公园建设。

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保护和建设,推进自然保护区建设标准化、管理信息化。建立川金丝猴、独叶草、红豆杉、康定云杉、五小叶槭等珍稀动植物物种保护小区,恢复大熊猫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栖息地和遗传交流廊道,积极开展岷江柏等珍稀物种迁地保护。开展湿地保护、恢复和监测体系及管理体系建设。依法禁止捕杀、采集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物种多样性。

专栏11  生态保护与建设重点项目

森林生态保护与建设。实施1.66万亩退耕还林工程,常年管护森林1735.45万亩,开展人工造林5.41万亩、封山育林66.27万亩,实施森林抚育30万亩,通过工程和生态措施治理干旱半干旱面积0.3万亩,治理沙化土地0.179万亩。

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建设退牧还草围栏草地3万亩,实施天然草原免耕补播30万亩,实施退化草地修复535万亩,开展草地鼠虫害治理38万亩(次)。

湿地生态建设。开展湿地生态保护、生态恢复、生态监测体系及湿地公园建设。

野生动植物保护。建设极度濒危野生动物、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小区,建设野生动物救助中心及保护管理站、野生动物基因交流廊道、野生动物栖息地,开展驯养繁殖示范基地和开展自然保护区管理体系建设,新建保护处 2 个、保护站 4个。

(三)加强环境污染防治。

坚持防治并举,统筹生产生活,实行最严格的污染防治政策,全面提高污染防治水平。

加强水污染综合整治。建立健全水污染防治责任追究制度,增强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从严核定水功能区纳污红线,加强重点流域、重点水体的综合治理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实施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和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确保饮用水安全。大力推进县城及沿江重点乡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工程及其配套管网建设,加强工业集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人口规模较大的农村居民点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现有污水处理厂改造与监管,提高污水处理率。

提升固体废弃物收运和管理水平。适时扩建现有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推行焚烧、生物堆肥等生活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方式。选择一些居民素质较好、物业管理水平较高的社区进行居民家庭垃圾分类试点。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支持,开展餐厨垃圾综合利用试点。完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建设。加强废旧电子电器、报废汽车、废旧家电等电子废物管理,实施废弃物处置与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强化尾矿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处置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和应用。

推进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加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对有条件的村落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其他村落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户联片共建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对新村聚居点实行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强力防控面源污染,鼓励建设生态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通过发展沼气、生产有机肥和无害化畜禽粪便还田等综合利用方式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制定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优先保护耕地土壤环境,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

增强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能力。全面推进监察、监测、信息、宣教部门标准化建设,增强力量,配齐装备,保障经费,完善环境监测网络,建设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和突发环境应急指挥调度系统、生态监测站,建立起覆盖全域的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

完善环境治理机制。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落实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总量减排制度。推进多污染物综合防治和统一监管,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实行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建立健全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严格环保执法,强化执法监督和责任追究。建立企业环境信用记录和违法排污黑名单制度,强化企业污染物排放自行监测和环境信息公开,畅通公众参与渠道,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实行领导干部环境保护责任离任审计。

专栏12  环境保护重点项目

水源监测和保护。重点集镇饮用水源地保护,水源工程,自动监测站建设,地下水水质监测和保护工程,大渡河流域群专结合监测预警体系工程。

污水处理。建设改造污水处理厂2座。

(四)提高资源利用水平。

推广适宜高原环境的光热、光电、风能、地热等新产品和新技术,综合利用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加大沼气等生物质能开发。推进汽车、电子产品、废纸、轮胎等废弃物、废旧金属回收和生活垃圾等资源化再利用。鼓励推广应用节能环保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节能,扎实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工作。积极探索和推广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和绿色消费体系,推进循环经济标准化发展。加大对清洁生产技术和项目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建立清洁生产信息系统,加快清洁生产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五)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围绕提高监测、防御、救援三大能力,建立健全综合防治、以防为主,各方协同、科学高效,功能齐全、覆盖城乡的综合防治体系,全面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建立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加强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的监测、预警,提高气候变化监测和服务能力。加强地震、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疫情疫源等重大灾害的监测、预警和预防。

增强自然灾害防御能力。开展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科学安排危险区域生产生活设施的合理避让,增强重大建设工程、生命线工程、容易产生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和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抗震设防,加快地震高烈度设防地区农房抗震改造。继续推进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加大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搬迁安置和工程治理力度。加强防灾中心、应急避难场所、撤退通道、城镇疏散场地等防灾减灾设施建设和重要物资储备设施建设。

完善自然灾害救援体系。加强应急指挥体系建设。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完善自然灾害应急救援体系,提高灾害应急反应能力。完善防灾减灾保障体系,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应急救援通道、直升机停机坪、物资储备库等建设,加强边远地区救灾物资储备。积极开展防灾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增强全民自防自救与互救能力。

专栏13  防灾减灾重点项目

应急指挥体系建设。防灾减灾应急指挥中和综合应急指挥平台,乡(镇)级应急平台,防灾减灾应急指挥中心容灾备份系统建设。

地震监测体系建设。地震监测及预警站点建设,改造骨干温泉监测站,提升监测预警综合能力,建设州县预警发布中心及行政村预警信息终端。

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建设固定和临时地质灾害应急避难和疏散场所,拆除城区人口密集聚居区部分房屋,建设应急避险应急疏散通道、医疗救援通道,新建县级应急救灾直升机停机坪,建设救灾物资储备点。

十一、区域合作与对外开放

(一)深化区域合作交流。

抓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使经济区位改善的机遇,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与分工,主动融入更高的区域系统发展,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全面融入成都平原经济区。实施东向融入发展战略,利用成都平原经济区开放平台打造旅游对外开放和展示窗口,着力推动区域无障碍旅游环线建设,促进与毗邻地区旅游市场一体化,共同推动飞地产业园区建设,扩大特色农产品输出,加强物流、信息、人才等对接和合作,主动承接成都经济区辐射,全面融入四川主市场。

联动攀西经济区发展。扩大南向合作与交流,共同打通南向连接攀西经济区快速交通通道,加强旅游线路整合和藏彝文化走廊建设,依托石棉、冕宁工业园区推动矿产资源深加工,共同推进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形成与攀西地区联动发展态势。

引领康南康北经济区发展。发挥经济区位优势,抓好枢纽和平台功能建设,更好服务和辐射带动南部、北部地区发展。加强与康南和康北经济区在交通、旅游、农产品加工、公共服务、商贸等领域深度合作,搭建全州农产品加工园区,强化旅游集散功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商贸物流基地建设,辐射带动康南、康北经济区加快发展。

加强与周边藏区合作交流。积极开展与省内阿坝藏区及西藏、云南、青海、甘肃等省外藏区合作,全面推动跨区域交通运输大通道、区域旅游大环线、区域统一大市场、稳藏兴藏重要腹地建设,积极拓展与周边地区的商贸合作和人文交流,加快构建汉藏交流的桥头堡和藏区开放合作的重要窗口。

(二)加强对口支援合作。

加强同支援省、市、县和国家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的协调配合,推进对口支援工作科学规范发展。突出改善民生、扶贫开发、基础设施、产业培育等重点领域,引导援助资金和项目集中投向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县域经济、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扶持落后地区发展。立足援受双方各自优势,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援藏干部的桥梁纽带作用,拓宽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丰富经济、人才、教育、科技和金融等援助内容,利用广东对口支援,积极开拓珠三角、长三角市场,推动对口帮扶向对口合作转变。加强基层急需人才联合培养、关键技术的引进和联合攻关、借鉴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运作等方面加强合作与交流。吸引和组织内地农村致富能手、企业家、科技人员等到东部地区开展产业合作和投资创业。

(三)全面扩大对外开放。

着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强国内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发展开放型经济,在更加广阔的领域聚集发展要素、寻求发展机遇、拓展发展空间。依托优势特色产业,积极培育出口型企业,加强农副产品、特色中藏药材、民族手工艺等出口产品生产,努力打造一批外向型特色产业基地。利用‘西博会’等重大活动平台,全面加强招商引资和产品展示展销。支持利用世行、亚行和外国政府贷款进行基础设施、清洁能源、现代农业、生态环保、扶贫开发、教育卫生等领域建设,提高国内外资金利用规模和水平。积极争取和有效利用国际无偿援助。积极发展服务贸易,鼓励外资参与生态旅游等开发和国际化服务。

十二、优化发展环境

(一)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全面清理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审批事项和管理法规,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规范管理、简化流程、提高效率,精简审批流程和环节,推广网上并联审批等新模式。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和全程电子化,实行先照后证,加强后续市场监管。深入推进涉企收费专项治理,切实降低企业负担。注重加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鼓励公民和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扩大县(市)经济管理权限,进一步激活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探索赋予经济强镇部分县级经济管理权限。合理调整行政区划。研究建立区域统一的政府绩效考核制度。

(二)放宽市场准入。

实施负面清单管理,依法保障各类投资主体平等参与发展的权利。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制定民营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切实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支持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非公有制企业独立和联合参与优势资源开发。完善技术创新、税收等方面的政策,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服务和监管,加强金融、信用担保支持力度,扩大中小微企业融资方式,鼓励民间担保机构发展。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

(三)完善要素市场。

加快劳动力、土地、技术、资源等要素市场改革和建设。推动建立区域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健全乡统一的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劳动力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建立区域和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允许农村居民依法通过多种形式参与集体建设用地开发经营,推动建立区域统一的农村土地经营权、草场使用权和林权等产权交易平台,积极扩大宅基地增减挂钩规模,鼓励建设用地指标在区域内自由流转。搭建技术转移市场,推动技术成果的转让和转化,建立有利于大众创新的环境和机制。

(四)优化法治环境。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完善行政监督和问责机制,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扎实推进“七五”普法工作,深入开展“法律七进”,深化全民学法活动,提高广大干部群众法制意识,大力营造知法、懂法、敬法、守法的良好法治氛围。加强政策法规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积极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严厉惩处失信行为,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五)维护社会稳定。

深入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社会矛盾调处化解机制和“大调解”体系,发挥基层组织和社会组织承担公共服务的积极作用,提供政府社会治理水平。 依法保护少数民族群众利益,鼓励和帮助少数民族困难群众,促进不同民族在经济社会活动中交往交流交融,巩固和发展民族大团结。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维护正常宗教秩序。旗帜鲜明反对民族分裂,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民族分裂破坏活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加强道路交通、水电矿山、建筑施工、森林草原防火等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的安全生产监管。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维护良好社会治安环境。

十三、政策保障与规划实施

(一)政策保障。

财政政策。对中央和省下达的部分定向财力转移支付和需二次分配的促发展资金等方面实施倾斜政策,整合项目资金、盘活存量资金重新安排向东部地区倾斜。按照财力与事权匹配原则,加快建立和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缓解县级财政压力。设立区域性特色产业专项资金和基金,加大特色产业扶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资源开发。

金融政策。鼓励商业银行扩大信贷投放规模、放宽抵押或担保要求,加大对重点旅游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金融支持力度。探索建立和完善适合小微企业授信办法,支持小微企业发展。鼓励开展小额信用贷款业务,努力满足贫困农户发展生产的资金需求。构建多层次信用担保体系,逐步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支持东部地区成立区域性商业银行、金融控股公司等地方金融机构。

土地政策。对东部地区急需建设的省州重大项目以及产业园区项目用地,优先进行年度计划指标安排。积极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依法流转的有效方式,在转让、租赁、作价出资入股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强化基本农田和耕地保护,开展耕地保护基金试点。

投资政策。支持各县整合投融资平台建设区域性专业投资公司。以资本为纽带组建企业集团,全面参与区域特色资源、基础产业、公共设施等行业投资开发与建设。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公共服务领域,大力推广PPP等投融资模式。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资产重组,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

产业政策。制定实施限制和禁止发展产业名录,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产业项目进入,禁止高耗能、重污染产业发展。对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现有产业,通过设备折旧补贴、设备贷款担保、迁移补贴、土地置换等手段,促进产业转移、转产或关闭。

环保政策。加强矿产资源和旅游开发环境监管,提高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标准,旅游资源开发须同步建立完善的污水垃圾收集处理设施。通过治理、限制或关闭污染物排放企业等手段,实现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和环境质量状况达标。

人口政策。全面放开落户限制,统一城乡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将公共服务领域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与现行户口性质相剥离,确保不同区域和城乡人口享受基本均等的公共服务,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加强政策引导和完善利益补偿机制,引导人口从生产和生活条件恶劣的地区向适宜人居地区逐步转移。

人才政策。实施引进人才的特殊政策,加大高层次人才和急需人才引进力度并给予特殊支持。实行引进资金、项目与引进技术、人才相结合,充分利用外部人才资源。围绕水电项目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和民族文化传承,有重点地培养专业人才,鼓励各类人才通过兼职、定期服务、技术开发、项目引进、科技咨询等方式柔性自由流动。

审批政策。成立东路片区行政审批中心,推进并联审批、开展代理服务、建立综合窗口。对事关全局的重大审批事项采取进入“绿色通道”的办法,建立健全“绿色通道”制度。进一步下放行政审批权限,提高各县发展积极性。

(二)组织实施。

健全组织领导机制。成立州委、州政府领导为组长、州级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东部地区发展领导小组,指导规划实施,协调各县(市)之间重大问题,研究制定重大方针政策。州级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研究制定贯彻实施本规划的具体政策措施,及时指导各县(市)解决规划实施中的重大问题。

加强县际协调联动。东部四县(市)人民政府是规划的责任主体、工作主体和实施主体,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推动规划实施。探索建立县际联盟协作机制,建立党政领导联席会议制度,在规划编制、政策协调、项目合作、利益共享等方面积极推进县际交流与对接,共同协商、决策重大事项,实现多方共赢。

建立利益共享机制。依法依规探索建立区域利益共享机制,推动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共建共治、产业分工合作、产业园区共建、公共服务对接,探索建立区域基础设施投融资、资源联合参股开发、环保容量调剂补偿、土地利用统筹协调、资源开发利益共享等共建共享政策,促进区域利益公平化。

加强考核监督评估。围绕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重大项目、重点任务和措施,完善分类考核办法,推进绩效考核机制创新。州发改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适时开展评估工作,根据需要组织规划修编。完善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和民主监督机制,推动规划顺利实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