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item.columnName}}
理塘县脱贫攻坚下足“绣花功夫”绘就幸福理塘
2019-12-13 07:20:23
来源:
理塘县人民政府
阅读数:
123次
字号:
[大] [中] [小]
分享到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网站提示:
请完成个人中心登录后进行相关操作

理塘县下足“绣花”功夫,用五年时间,累计完成132个贫困村退出,4928户23331名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由38.1%降至0.85%,在雪域高原描绘出一幅幅幸福画卷。

一是开启“总开关”转思想。把思想解放作为“总开关”,鼓励“敢吃螃蟹”和“摸着石头过河”大胆探索精神,逐步形成“1950”脱贫攻坚总体思路。从思想上“破贫困”,从行动上“快脱贫”,形成“我要脱贫”的自觉意识,在农牧区奏响了“脱贫奋进”的嘹亮赞歌。

二是选准突破口补短板。紧扣基础设施建设最大“短板”,坚持发展以道路交通为主的农牧区安全饮水、电力、广播电视、通讯等“大基础”工程,努力实现“五大基础”设施全面提档升级。五年来,投入15亿元,建成12条通乡公路492公里,乡(镇)通乡通畅率达100%;建成232条通村公路1008公里,通村通畅率达100%;214个行政村通讯覆盖率、电网覆盖率、户户通覆盖率、安全饮水达标率达100%;建成133个幸福美丽新村;兑现教育扶贫基金552.89万元,新农合参合率达100%,实现贫困户家庭签约医生全覆盖;完成946户易地扶贫搬迁,技能培训6917人次,开发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769个;发放扶贫小额信贷7867.9万元;完成全县24个乡(镇)11692 户的“政策兜底”保障。

三是锁定关键点兴产业。立足农业农村工作实际,为加强扶贫产业支撑,提出“四个一”产业发展路径,建立了20余个集体产业示范点;不断发展“飞地”模式,推进完成27个贫困村级产业“飞地”经济,年分红额达240余万元;大力推广“极地果蔬”,勒通牦牛走出四川,白萝卜直销港澳,初步形成“县抓园区、乡抓基地、村抓示范户”的农牧产业发展模式,目前仅濯桑园区已建成9.2万亩,培育龙头企业6家,涉及极地果蔬、食用菌、牦牛养殖,农业采摘体验和休闲观光等多个方面,流转土地年增收近300余万元,解决贫困户等就近就业400余人,长期用工120余人,临时用工2万余人,仅2018年度支付务工人员工资达600余万元,达到了“一园多主体、种养循环、三产深度融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