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item.columnName}}
圣洁甘孜美在厚重 康巴文化引世界专家学者注目
2014-06-10 03:02:42
来源:
四川新闻网
阅读数:
318次
字号:
[大] [中] [小]
分享到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网站提示:
请完成个人中心登录后进行相关操作

中国网65日讯 甘孜州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个专区级民族自治州,古为藏区“朵康”之康区,历来是各民族迁徙交流融合的民族历史走廊,为民族、历史、考古学界专家学者所注目。

甘孜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甘孜州地上地下珍藏着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民族民俗文物。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丹巴中路遗址,显示出独特的文化面貌。遍布全州15个县的春秋战国——秦汉之际的石棺葬文化,显示出丰富的文化内涵。遍布全州各县的500余座藏传佛教五大教派寺院,以其各个历史时期独特的寺院建筑,珍藏的各类造像、唐卡、壁画等艺术品以及瑰丽的宗教法器、供器,昭示着康巴宗教文化的辉煌。红军划时代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途经甘孜州16个县,在4个县滞留半年之久,留下了大量的革命文物。

全州现有各类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51(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0处、州级文物保护单位22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55),文物点3520多处,国有文物收藏单位5所,国有馆藏珍贵文物3000余件,寺文物数万件。这些宝贵的文物资源,是我州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是传播革命传统及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窗口和阵地,是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自古以来,甘孜就是藏文化与各种文化交汇融合的民族文化走廊,孕育了博大精深的康巴文化,形成了绚烂多彩、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人类非遗代表性项目——《格萨尔》史诗文化在这里源远流长、名扬天下;神奇的德格印经院雕版印刷技艺被誉为“中国雕版印刷的活化石”;浓墨重彩、溢彩鎏金的唐卡绘画让人流连忘返;取材独特、做工精巧的阿西土陶令人爱不释手;更有那古朴厚重、场面壮观的藏戏与锅庄;轻歌曼舞、激荡人心的弦子和踢踏。目前,甘孜州已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21个,省级项目56个,州级项目94个,县级项目422;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9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74人,州级代表性传承人185人。在这片如梦似幻的雪山草原上,藏民族以其坚韧的生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了令世人叹为观止的文化,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大花园中的一枝奇葩。

甘孜有红色第一桥—泸定桥

泸定桥的结构非常特殊,造型别致,全长103.67米,宽3米,桥身由13根碗口粗的铁链组成,其中底链九根,扶手四根,水平排列。每根铁链由862个至977个铁环相扣,均由熟铁锻造,共重21吨左右。底链上铺满木板,扶手与底链间用小铁链相连接,这样就让13根铁链成为了一个整体,人一踏上桥面,整个桥身都一齐灵动起来,起伏荡漾,如泛轻舟。

公元1705年,康熙皇帝为了祖国的统一,解决汉区通往藏区道路上的梗阻,下令修建大渡河上的第一座桥,并取“泸水”(大渡河旧称)、“平定”(平判西藏准噶尔之乱)之意,御笔亲书了“泸定桥”三个大字,从此泸定铁索桥便成为连接藏汉交通的纽带,泸定县也因此而得名。

1935529日,连长廖大珠、指导员王海云率领的22名红军勇士,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伏上13根寒冷而光滑的铁链时,这座桥就震撼了世界。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泸定铁索桥的建成已经是一个奇迹,而22位红军勇士飞身抢夺铁索桥,更是为人类壮烈和勇敢的精神史上,添上了农墨重彩的一笔,毛泽东主席面对这被22位红军勇士征服的天堑,无不感慨地写到:“大渡桥横铁索寒”。正是由于泸定桥的特殊意义,196134日,经国务院批准,泸定桥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美国作家哈里·索尔兹伯里在《长征——一个没有说过的故事》一书中指出:“来自印度、西藏、尼泊尔和亚洲其它地方的旅行者,从这座体现人类独创性的象蜘蛛网一样脆弱的吊桥上安全地渡过水流湍急的大渡河,它具有神秘的魅力,隐藏在中国的这个偏僻的峡谷中。”“它是北京和成都同康定和拉萨之间的交通要道。尼泊尔进贡时期,他们运送珍宝的车队曾从这里经过。”由此即可理解泸定桥在亚洲和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性。

甘孜有藏文化的宝库——德格印经院

该院全名“扎西果芒大法库印经院”,又称“德格吉祥聚慧院”。位于德格县城文化街,坐落在欧曲河所形成的洪积扇尾部小山坡上。整个建筑依山就势,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632平方米,建筑面积5886平方米。俗话说:到康巴没去过德格,不算到过康巴,到德格没去过印经院,不算到过德格。这座被誉为“雪山下的藏族文化宝库”,在藏区三大印经院(拉萨印经院、拉朴楞印经院、德格印经院)中位居首位。藏区文化所有文版典籍的70%以上均藏书于该印经院,藏区文化所有院藏各类典籍830余部,木刻印板近30万余块。所藏典籍、刻板涵盖了藏民族历史、政治、经济、宗教、医学、科技、文学、艺术等学科内容,包容了藏传佛教五大教派及整个藏民族文化的所有精髓,创世界之最,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素有“世界藏文化大百科全书”之誉。它不仅是藏族文化宝库,也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清雍正七年(1729)年,当时的德格第12代土司曲吉·登巴泽仁为弘扬藏族文化,决定修建印经院,传播藏传佛教各教派的经典教义。印经院的修建历时27年,直到德格第15代土司洛珠降措执政时期,方告竣工,后经历代德格土司的续建和扩建,逐步形成现在印经院的规模和建筑风格。

甘孜是格萨尔的故里

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是一部在藏族人民中广泛流传、家喻户晓、规模宏伟、卷帙浩繁、内容丰富、场景壮阔、诗文绚丽的世界文学名著,是世界上最长的一部史诗,被称为东方的荷玛史诗。一部完整的《格萨尔王传》说不清到底有多少部。每部的名称、内容在藏区各地方有所不同。各地说唱艺人的说法也不相一致。根据普查收集,据不完全统计,现已收集到各地不同说唱版本目录为180多部,现正式出版藏文50余部,汉译本16部。其中木刻本、手抄本40余种100多部。史诗《格萨尔王传》集本教文化和佛教文化为一体,溶藏族格律诗体和自由诗体为一体,是藏族史诗的精华大作。它最初是通过民间艺人说唱形式流传下来的,后来逐步形成木刻版和手抄形式的文本,其传播方式也趋向多元化,除了说唱艺人游走说唱,把格萨尔的故事广泛传播外,更衍生了格萨尔藏戏、电视剧等不同的艺术形式。

史诗以神话、传说、故事、民间诗歌、谚语等民间文学作基础,以时代的现实主义和积极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用丰富的想象和绝妙的笔调,写出了几十个邦国、部落之间的复杂关系和战争的火热场面,反映了古代藏民族的生产情况、经济生活、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风尚、思想情感、政治结构、军事组织、民族关系、文化艺术、价值观念等社会历史的全貌,具有多种学科的研究价值。

史诗的主人翁格萨尔,出生在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阿须乡的熊坎吉苏雅格康多,对此,史诗中有诗句写到:“要说觉如的出生地,名叫吉苏雅格康多,两水交汇潺潺响,两岩相对如箭羽,两个草坪如铺毡,前山大鹏凝布窝,后山青岩碧玉峰,右山如同母虎吼,左山矛峰是红岩”。

在阿须草原,甚至整个德格,随处都可见格萨尔王的遗迹,并流传着许多格萨尔王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格萨尔王正是从这片美丽而神奇的土地上,开始了他为和平而绒马一生的光辉业绩。

圣洁甘孜美在底蕴

康巴文化有着历史积淀丰厚,内涵博大精深,形态多姿多彩,地方特色浓郁的特点,以及不可替代的、独特的、持久的人文魅力。甘孜州作为康巴地区的主体,集中了康巴文化的精粹,体现了康巴文化的方方面面。康巴文化作为甘孜州的宝贵资源,具有极其广阔的开发前景。以充满神奇魅力的康巴文化与壮丽秀美的自然景观相结合,其美,蕴含在丰富的底蕴中。

甘孜是茶马古道的中心。藏族用马换取茶叶的交易在古代叫做“茶马互市”,这个动听的名字导致了这条穿越横断山脉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茶马古道”的产生。到了明朝,随着茶马交易的发达,“茶马互市”的市场从雅安、碉门(今天全)、芦山西移“打箭炉”,这便是后来闻名世界的康定。

茶马互市让这片荒滩变成了城市。康熙三十五年(1696),康熙准“行打箭炉市,蕃人市茶贸易”。正是这位大清历史上有名的皇帝,一纸王命,改变了这片荒滩的命运,使后来康定成了西陲重镇。不包括其他物资,仅茶叶一项在康熙年间每年交易量就达八十余万包。嘉庆年间最高可达一百多万包,就是一千多万斤。茶马古道上的运输主要是靠人背。至今,茶马古道的青石上还遗留着当年马踩下的蹄印和脚夫们用拐把歇息时拄下的一个个深坑。内地的盐、茶、丝绸运往康定,少数民族地区的特产皮毛、名贵药材运往康定,康定变成了藏汉物资文化交流中心。藏区所需物资从这里一条沿我州南线经巴塘进藏,一条沿我州北线经德格进藏。由此形成了川藏“茶马古道”。随着历史的推移,川藏“茶马古道”不再是一条物流通道,而是藏汉民族团结的纽带,是藏汉民族经济往来的桥梁,又是藏汉民族文化交流的文明通道。

甘孜有浓郁独特的宗教文化。宗教在甘孜州有着久远的历史和深刻的影响,州内藏传佛教、天主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四种宗教并存,但大多数农牧民群众信奉藏传佛教。藏传佛教在我州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伴随着藏族历史的发展而同步发展,形成了分布广、教派全、寺院多、影响大的显著特点。作为我国佛教三大语系之一的藏传佛教,有着悠久的历史。佛教在藏王妥托日牟赞(255375)时从印度传入西藏,在赤松德赞(742797)时正式得以传播。经过长期演变发展和与西藏固有苯教的斗争融合,形成了藏传佛教这一佛教派别。公元698年至900年噶尔·禄东赞之孙赤松顿布,为逃避赞普都松波结的杀戮,携其子阿尼降巴白(苯教高僧)徙居“旦麻”(今德格)地区,苯教开始在德格地区立足。8世纪吐蕃王朝推行“兴佛抑苯”政策,许多苯教东徙康区,建立了康区第一座寺庙——丁青寺(苯教)。此后,自8世纪未到第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时期(1576),宁玛、萨迦、噶举、格鲁四大教派先后传入康区,从而在康区形成了苯波、宁玛、萨迦、噶举、格鲁五大教派的鼎立局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州全面正确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目前,全州经政府批准开放和依法登记的寺庙教堂有532座,其中藏传佛教寺庙及活动点515(包括宁玛派219座,格鲁派127座,萨迦派78座,苯波派50座,噶举派37座,无教派4),天主教堂2座,基督教堂1座,伊斯兰教清真寺1座,依法登记汉传佛教性质的活动点13个。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满足了广大信教群众过正常宗教生活的需要。党和政府历来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和风俗习惯,我州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拨出专款用于全州各寺院的开放和维修。寺院正常的宗教活动和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由于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了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我州藏传佛教寺庙、教职人员的合法权益得到了充分的保护,信教群众的正常宗教生活有了充分的保障,佛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爱国爱教、团结进步、积极参与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为甘孜州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甘孜有古碉、藏寨、美人谷。在巴县被称为“千碉之国”,古碉座座拔地擎天,高的有10余层楼房高,矮的也有10多米。丹巴古碉形式多样,有四角碉、五角碉、六角碉、八角碉、十二角碉、十三角碉。从功能分类看,大致可分为家碉和寨碉两类。家碉以户为单位,依房而建。寨碉以村或部落为单位,一般建于道路要塞、山梁高处。寨碉又根据其作用,可分为烽火碉、要隘碉、界碉、风水碉和战碉等。从古碉的分类,我们可以推测出最初主用于战事的古碉,随着时间的变迁、民族的融合,古碉的功能也因此渐渐演绎为多元化,战争不再是古碉首要的功能了,更多的意义在纪念,纪念这片土地在时间的长河中所具备的人文意义。

藏寨也是丹巴的一大特色,特别是甲居藏寨。甲居藏寨面积约5平方公里,居住有嘉绒藏族140余户,藏寨从大金河谷层层叠叠向上攀援,一直延伸到卡帕玛群峰脚下。放眼望去,卡帕玛群峰像一位慈母敞开宽大温柔的胸襟,任凭山寨安然躺在怀中。甲居藏寨四季景色各放异彩。春天,簇拥在寨房四周的桃树、梨树、石榴树吐绿滴翠,红白相映,争奇斗妍,山寨融进了花的海洋;盛夏,幢幢寨楼又如含羞的少女深藏在万绿丛中,只有在微风中,林海碧涛轻轻翻滚时才若隐若现;金秋,山寨呈现出一派多彩的画面,树叶渐次褪绿,红色、金黄色成了寨子的主色调,楼房上堆积着金灿灿的玉米,房檐上挂满串串红辣椒,寨前房后的果树枝头,挂满香气四溢的雪梨、苹果和开裂的红石榴;只有冬季,寨楼才露出迷人的脸庞,可以尽情欣赏它那小巧玲珑的娇姿。无疑,甲居藏寨天人合一的氛围总会深深击中久居于现代城市中人们的心扉,在人类发展和前进的道路上,甲居藏寨总是以她的美教会我们怎样和自然相依为命。

大凡“美人谷”的女孩,不管身在乡村还是走出大山,几乎不施粉黛,不用华丽的衣饰去装扮。她们不怕风吹,不惧日晒,艰苦的体力劳动之余,稍加梳洗,便气韵毕现,曲线天成。天生的冰肌玉肤似乎永远含烟凝碧;瘦长而丰腴的体态似乎永远婉转有致,劳动的打磨没有使其粗糙、变形,反而更增加了健美的必备要素。当然,她们并不拒绝盛妆包裹,天生丽质衬以时代包装,更凸现其佳人原质。在以韩国美容技术被大家称道和接受的今天,人造美人又同时让广大的人们产生了审美疲劳,犹如对绿色食品的渴求一样,他们更希望欣赏到人本源的美,难怪丹巴的美女们身影遍布全国各地,在各行各业中展示着她们自然的美。

链接:

德格印经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艺:

藏族传统印刷工艺,是一门传承历史悠久、工艺独特的技艺门类,目前全藏区仅德格印经院完整保留了这一传统的雕板印刷工艺,并在现代社会中仍在实际运用。因此,德格印经院被称为“中国雕板印刷的活化石”。其印刷技艺包括雕板印刷工艺和藏纸制作技艺两部分。从原料采集、材料沤制到刻板、印刷等工序,整个过程全部采用人工手工制作,别致而独具匠心。

白玉河坡藏族金属手工技艺:

藏族金属手工技艺,是指以金、银、铜、铁等金属为原料,辅以木料、动物皮毛等原料,进行生产、加工,制作成各种器具的手工技艺。在甘孜州境内,以白玉河坡的金属锻造品最负盛名。白玉河坡藏族金属手工技艺的生产和发展已有数百年历史。在广大藏区享有极高的知名度。

阿西土陶烧制技艺:

“阿西土陶”产于稻城县赤土乡阿西村,是藏家的传统土法手工艺品,又称“藏族黑陶”(因其烧制后呈黑色而得名)。其制作为纯手工技艺,复杂精细、取材独特,用其烹煮出来的食物味道特别鲜美可口,且有一定保健功效。其成品融使用性、观赏性、工艺性为一体,兼具生活实用价值与审美欣赏价值。

德格藏文书法:

德格藏文书法是在卫藏书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立书法体式,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它不同于卫藏、安多等地的书体,独具特色,自成一体,在整个藏区广为流传。有“德格书法是全藏区书法集大成之精华”的美誉。

甘孜州南派藏医药(医典唐卡)

历史上将藏医药分为“北派藏医药”和“南派藏医药”。以康巴地区甘孜州为中心的藏医药称为“南派藏医药”。“南派藏医药”作为藏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在继承、发扬、提高以及丰富藏医药内容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藏族噶玛嘎孜画派(医典唐卡)

“噶玛嘎孜”绘画是藏族传统绘画三大流派之一,因噶玛巴大法会而得名。其绘画技法、色彩格调、颜料使用等有别于其他藏族传统画派而独树一帜。“噶玛嘎孜”画派主要流行于藏区东部地区,甘孜藏族自治州是其盛行的中心地区和传承基地。

藏族牛羊毛绒编织技艺:

藏族牛羊毛绒编织是产生于藏族人民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的一种民间手工艺。千百年来,藏民用于装糌粑、牛羊肉、奶制品、酥油、奶渣等饮食与服装生活用品的袋子,大都是用牛羊绒线编制的。其制作过程包含了原料加工、搓毛线、编织等工序。是藏族人民长期生产生活实践的产物,是藏族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与民族文化内涵。

藏族药泥面具制作技艺:

面具制作是在藏民族独特的文化空间中传承下来的、以宗教文化内容为主、融合古代藏族和古印度艺术风格的一门古老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其中以甘孜州新龙县的药泥藏式面具最为独特和精美。传统新龙药泥藏式面具产品种类繁多,风格独特,具有不腐烂、不污染、不脱色、携带方便的特点。新龙药泥藏式面具中的“莲花金刚面具”、“骑狮护法神面具”、“黑色披风避邪法神面具”三种药泥藏式面具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专利证书。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