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item.columnName}}
幸福甘孜乐开花——我州大力实施产业富民战略纪实
2016-12-16 02:40:00
来源:
《甘孜日报》社
阅读数:
135次
字号:
[大] [中] [小]
分享到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网站提示:
请完成个人中心登录后进行相关操作


农牧民群众正在采摘黑木耳。

寻找产业发展路径 助推脱贫攻坚

“村里一时找不到致富产业,我们经过多方考察后,主动派人多次外出学习和对接,学成归来后手把手教村民如何科学培育黑木耳。”1115日,炉霍县仁达乡玉麦比村村支书阿扎说,如今,黑木耳已经试种成功,黑木耳销路好、价格高,村民有了可持续的增收致富产业。

“通过我们不厌其烦的技术指导,群众懂得了田间管理和利用科技致富。”在炉霍宜木乡进行农技指导的州农科所所长杨开俊说。

“为了避免产业发展同质化,通过帮扶对接和各乡镇的自我努力,很多乡(镇)、村都确定了因地制宜的脱贫产业,未来各地特色产业的‘造血’功能将越来越强大。”炉霍县扶贫移民局局长亚玛里初说。

从“等靠要”到“争抢跑”,从“大水漫灌”到“精确滴灌”、从“输血”到“造血”……在产业富民的道路上,炉霍县贫困群众步履铿锵。

今年614日,玉麦比村第一书记邓仕清邀请州农科所专家组,前来检查验收该村规模试种黑木耳发展情况。

“长势非常好,你们前期管理做得很不错,养菌非常成功!”听到专家的肯定后,邓仕清和在场的十余村民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作为炉霍县88个贫困村之一的玉麦比村,全村57户农牧民群众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多达20户,过去全村老少守着700多亩土地“靠天吃饭”,没有任何特色富民产业,不少村民不得已选择了外出打工。

去年12月中旬,仁达乡乡长陈永会从康定带回州农科所在高原海拔地区试种黑木耳成功的消息。村“两委”决定带领村民发展黑木耳。4月中旬,村民投工投劳,在不到半个月时间就完成了3200余棒黑木耳规模种植。

“我们村有丰富的椴木资源,但劳动力资源、群众科学种植技术缺乏是硬伤,这也是过去富民产业发展不起来的原因。”邓仕清说,“而发展黑木耳产业,能最大程度的扬长避短,是最契合我们村的富民产业。”

据介绍,种植黑木耳只在前期投入工作量比较大,后期管理投工和技术要求较少,种植季节又在农闲时节,不耽误生产和外出务工,且黑木耳种植具有持续性,每棒能稳定生长57年。一般情况下,3棒黑木耳3年能产一斤干黑木耳,而根据目前市场行情,一斤干黑木耳能卖400元左右,按此计算,今年下半年玉麦比村将增加数万元黑木耳收入,收入总量虽然不多,但考虑到全村仅有45户,每一户最后能分到的“红利”依然可观。

“种植黑木耳效益这么好,明年,我们准备再增加5000棒的种植。”阿扎说,培育一个周期短、见效快的产业不容易,村民尝到了甜头,大家发展黑木耳产业的信心更足了。

多年来,我州农业相关部门花大力气持续对适种农作物进行改良和研发,成功研发了一系列创新品种,并结合配套的种植和管理技术,向全州推广。

三年来,宜木乡通过积极推广,500多亩原来的青稞地改种了地膜油菜,并从粗放式管理转变为精细化管理,每亩收益增加了500元左右,虾拉沱村更是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被誉为“康巴第一村”。

炉霍县宗塔乡角龙村积极发展奶牛养殖业,引进良种奶牛,许配奶牛150头,并成立村合作社,由村上购买该村牧民的畜产品,统一销售;雅德乡康古村充分理清自身优势,鼓励村民发展规模种植大蒜,并计划成立服装裁缝合作社和藏式木工合作社;上罗科马乡一村建立了乡生物质能成型燃料加工合作社,充分利用当地优势,将秸秆、木屑、枯枝、牛粪等农林废弃物经机械挤压成型制成新型燃料,项目原料就地取材,产品就地加工,效益可实现就地翻番……

炉霍县以甘孜州盛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雪域俄色有限公司为支撑,发挥农区大棚蔬菜、俄色茶、黑青稞等产业优势,进一步增大产业规模,力争未来5年建成1000个冬暖式大棚,增大产能;以圣德乳业公司为支撑,大力发展牧区娟珊牛冻精改良,制定炉霍地方乳制品生产标准,建立奶渣“订单”收购办法,重点培育畜牧产品加工销售产业;依托“三区一园”完善先进的物流体系,加速农产品交易,立足甘孜,主供成都、广州等,带动自主“鲜水源”农产品品牌进入高价值竞争、高效率流通的市场化层面。

斯木乡吉绒村成为“三区一园”发展蓝图下,最先“闪亮”起来的村子之一。在引进的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村里成立了大棚蔬菜种植合作社,建成了吉绒村绿色蔬菜基地,从去年8月一期工程建成投产以来,已实现产值70多万元。吉绒村通过企业代建,将财政扶贫资金300万元,用于10个大棚建设,大棚产权归村集体所有,农民收入由原来的土地经营收入转变为“租金收入+劳务收入+分红收入”,即流转土地租金500//年;务工收入100/天(村民轮流在蔬菜基地务工,最多劳务收入一年达3万元/人);年保底分红10万元,按照集体股占5%、人头股占50%、贫困人口福利股占20%、贡献股占25%进行分配,即:5000元作为集体股,留作村集体活动经费;5万元作为人头股,在所有村民中平均分配;2万元作为贫困人口福利股,在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分配,其中对未享受低保兜底等优惠政策的贫困户,可每户增加1股进行分配;2.5万元作为贡献股,在每个参与集体经济管理的村民中分配。人头股记名可转让,但严格要求福利股记名不可转让。通过建立这样的利益链接机制,村民人均增收已超过1000元,涉及的20个贫困户、84名贫困人口已提前脱贫。

炉霍县大力发展以冬暖式蔬菜大棚为核心的现代农业产业,10个大棚已投入使用,30个即将建成。该大棚引进山东寿光最新技术,具有半地下、大跨度等特点,为高标准智能化大棚。实现并应用了钢架支撑、大棚滴灌、电动卷帘、生物防治等15余项新技术,能很好适应炉霍环境,预计使用年限超过20年。目前大棚批量种植绿色有机黄瓜、番茄、辣椒等,保守收益达15//年,并成功试种草莓、葡萄、桃树等新品种,科技和经济效益优势十分明显。

“‘三区一园’战略是我县‘选准一个产业方向、创建一个有效能的集体经济组织、建立使贫困群众收益的利益链接机制’三位一体产业发展共识的具体体现。”炉霍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说,“有国家、省上和州上各级党委政府在人、财、物等方面的全力支持,自身又找准了契合实际的路子和目标,我们有决心,更有信心打赢这场硬仗。”

今年110月,全州建成特色农业产业基地49.41万亩;扶持8个合作社开展草牧业试点,共开展人工草地建植0.8万亩,8个草产品加工设施建设全部完成;高原畜禽资源保护得到加强,牦牛、藏羊、藏猪、藏鸡、中蜂为主导品种的特色畜禽产业进一步培育,建成19个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场);培育中蜂养殖示范户198户;新发展农民合作社640个;完成特色林业基地建设7.23万亩,实现农产品加工业产值21000万元;完成幸福美丽新村建设244个;白玉冷藏保鲜库竣工投入使用;炉霍农特产品交易市场主体完工;完成成都市金牛区华润万家超市“圣洁甘孜”联营专柜建设;全面完成6个专柜建设。

产业富民“拔穷根”

95日,在成都·甘孜农商对接会上,成都22家采购商与甘孜40家优质农产品企业成功对接,甘孜高原特色产品让采购商们纷纷下单。现场签订订单12个,交易金额3200万元;达成意向性协议34个,协议金额2.1亿元。

业兴则民富。近年来,我州富民特色产业“铺天盖地”,呈现“井喷”式发展。蓝逸公司在海拔4100米的理塘县奔戈乡建工厂,牦牛奶从天然牧场直接进入标准化生产车间,产品通过装冰袋源源不断空运到北京、上海、成都等高端市场。

“牦牛奶是理塘5.9万农牧民的希望,我县一定携手蓝逸,将这个产业发展壮大,打造理塘生态食品的龙头产品。”理塘县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该公司正筹备建设的牦牛乳加工基地,建成后日处理牦牛奶将达到20吨,可提供就业岗位20多个。丰富的农牧业资源,加快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有力地带动了农牧民就业增收。

作为南派藏药发源地的我州,近年来大力发展中藏药材产业,通过成立合作社和引进公司,以土地流转或占股方式不断创新药材种植模式。

农户流转土地,并以土地参股,同时在药材基地务工获取劳动报酬,药材种植成为带动当地农牧民群众脱贫增收的好渠道。

据悉,全州参与药材种植农户1万余户,从业人员上万人,受益群众达5万人,户均增收上万元。据种植户测算,按现价计,川贝母两年种苗种植基地达5万元(年均收入2.5万元)、天麻每亩收入2万元,比原有农作物收入高数倍,药材加工正成为富民增收、脱贫奔康的好产业。

110月全州新增药材种植面积累计4.55万亩,新增药材种植面积1.6万亩,完成目标任务的106.67%; 有19家中藏医院,14家中藏药企业,藏药院内制剂品类336个,获得《药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3家,保健品生产企业2家,中药材野生抚育和人工种植企业50余家,药用动物养殖企业1家,有一定规模的药品流通贸易企业5家。全州累计完成制剂产量120吨,实现产值6亿元。

据了解,未来五年,我州将着力建设具有影响力的特色中藏药材种植基地,培育道地药材大品种,打造道地药材种植基地;全面推动院内制剂提档升级,力争中藏药饮片、藏药成药及健康食品实现新突破,将甘孜打造成为南派藏医药文化产业展示窗口;建设覆盖全州80%以上乡镇的中藏药健康服务业,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将甘孜打造成高原特色藏医康养中心。到2020年,全州力争实现中藏医药产业产值30亿元,年均增速15%

通过德格县宗萨藏医药制剂品种注册和色达县金马药业饮片厂品种备案审核、州藏医院城区药浴中心建设、泸定金珠园区生产线GMP认证等系列手段,助推“种植规模化、研发系统化、生产标准化、服务特色化”,努力把丰富的药材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到目前,全州良种覆盖率达到93%,农业科技入户率达到90%;全州推广地膜覆盖栽培10万亩、配方肥推广40万亩次、机耕78.3万亩、机播26.4万亩,改良本地畜禽91810头(只),开展本品种选育31687头(只);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22.18万人次;组织调运各类农用物资14370吨。

今年新发展农民合作社461个,家庭农场15个,新申报省级示范家庭农场3个。安排落实扶持资金580万元,有效促进了我州农牧业产业化发展。

全州累计通过“三品一标”登记认证的农产品达155个,其中:无公害农畜产品116个、绿色食品6个、有机农产品17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6个;15个县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认定,认定生产基地面积达109万亩。形成了丹巴康定红、康定红皮萝卜、泸定甜樱桃、九龙牦牛、稻城藏猪、乡城藏鸡、石渠白菌、贡嘎玫瑰、康定蓝逸等一系列高原特色农产品。不断提高我州特色生态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我州积极构建“一圈一带一走廊”农业区域发展布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高原现代特色生态农牧业,建成特色农业产业基地47.14万亩,预计产值可达20亿元以上。扶持8个合作社开展草牧业试点,共开展人工草地建植0.68万亩,配备草产品加工机具,加快草产品仓储设施建设。高原畜禽资源保护得到加强,进一步培育牦牛、藏羊、藏猪、藏鸡、中蜂为主导品种的特色畜禽产业,20个特色畜禽养殖小区(场)建设有序推进,预计在11月底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培育中蜂养殖示范户198户。

“动作快一点,发完了上海的还要发海南的,再检查一下包装,空运货走的是高端路线。”康定市菌子市场一摊位的摊贩玉萍对伙伴说道。不仅是雅江和稻城的松茸,理塘豌豆尖、巴塘醋海椒、磨西老腊肉等特色农副产品都借助“互联网+”和“飞机+”,走出了甘孜、走向了世界,农牧民群众告别了“靠天吃饭、靠天养畜”的传统农耕游牧生活。“百日攻坚”、挂图作战、倒排工期、责任到人,全州各级机关层层分解任务,全力以赴完成全年接待游客1260万人次,旅游收入125亿元,水电投资172亿元,装机100万千瓦,太阳能投资5亿元,矿业实现增加值10亿元,农作物播面达到130万亩,建成特色农业产业基地50万亩、特色林业产业基地6.3万亩,药材种植2.5万亩,制剂产量达到200万吨,中藏医药业实现增加值8亿元等六大产业各目标。

我州民族手工艺发展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品种多达300余种。产品除销售康区外,还畅销西藏、青海、甘肃等地,远销印度、尼泊尔、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及地区。

仅去年,我州在成都及周边城市从事民族民间手工业人员有2400余人,20122014年年均产值约6亿元。

甘孜的民族民间手工业已然成为当前“大成都”地区许多区(县)的新兴支柱产业。

州委副书记、州长益西达瓦指出,甘孜正全面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要大力开发利用“噶玛嘎孜”和“郎卡杰”两派唐卡、河坡金属手工艺品、阿西土陶等文化遗产,在特色文化旅游系列产品的开发上下功夫,在培育、打造、宣传品牌上下功夫,拓宽销售渠道,增加群众收入。

目前,我州加工经营工艺品的企业及商家已达1000余户,2015年,实现总产值2.8亿元。在全州工艺美术队伍中,从业人员达1.3万人。

“十三五”期间,我州以全域旅游和民族特需品为重点,以特色旅游商品为突破口,推动民族文化资源向民族工艺美术商品转换。到2020年,全州民族工艺美术产业力争实现产值7.3亿元。

全域旅游蓬勃发展,旅游扶贫在我州正成为现实,截止10月全州接待游客1174.1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7.3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76%18.34%;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97.84%97.76%;民居接待示范户普遍收入超过20万元。

一个个景区游人如织,一个个蔬菜大棚生机盎然,一片片果林果实累累……这样的场景已实现。我州切实抓好六大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树品牌,产业富民“拔穷根”,“遍地开花处处香”的各特色产业必将甘孜建设成为真正的“香巴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