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item.columnName}}
天路传奇写惊叹——我州交通三年集中攻坚建设者群像之三
2015-01-13 03:10:11
来源:
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阅读数:
117次
字号:
[大] [中] [小]
分享到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网站提示:
请完成个人中心登录后进行相关操作

险·路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李白《蜀道难》

平凡中的伟大

缺氧不缺精神

雀儿山,藏语名叫“措拉”,意为“山鹰都飞不过的地方”。民间俗语有云,“爬上雀儿山,鞭子打着天”、“冬过雀儿山,如闯鬼门关”。

这里常年冰雪覆盖,莫说干工程了,仅仅在这生活下来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雀儿山严重缺氧,其含氧量不足平原地区的30%,冬季更甚,最低的时候只有7%,两米多高的架子就像攀岩一样难上。在这里工作,每天都要背上十几斤重的氧气瓶,有时候走几步就要吸上一口氧气。

因为严重缺氧,雀儿山项目部有一项特殊的制度:夜间叫醒,这是为了防止有同事就这样“睡过去”了。

谁能想象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和生活呢?

一对年轻小夫妻,妻子陈蓉跟随丈夫赵峰(雀儿山项目部生产安全部经理)来到雀儿山,因为工作忙,他们的婚礼一拖再拖。有一次,陈蓉下山办事回来,见到赵峰满身泥浆,眼里布满血丝,才知道丈夫已经在隧道连续工作一周了。因为每天穿着雨靴泡在水里,赵峰的脚早已被真菌感染了,只能穿着拖鞋,奇痒无比时只能用刀刮掉那层厚厚的皮,实在忍不住了就戳个洞放点血。

许阳,一个2013年毕业的大学生,负责工地发电机设备操作,被称为“工地发电机的守护神”,山上所有用电全靠5台发电机24小时运转,他每隔一小时就得加一次油。发电机周围不能有明火,在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夜里,他只能不断地靠哈气跺脚取暖。同事们心疼他,想要替替他,但是他总说算了吧,大家都有自己的工作,我现在都和发电机处出感情了,要是听不到它的声音我还不踏实呢。

山体上的蜘蛛人

在洞东路建设现场,为了确保道路安全,施工人员被吊在半空清除山体的松散碎石。两个工人像是电影里的蜘蛛人,一名工人手拿冲击钻开展作业,另一名工人用脚蹬着冲击钻作业,大有武林侠客的风范。山脚下有两名工人帮助瞭望。即使这样,工人们仍然有被高山碎石击中的风险。刚刚下来的工人小陈说:清理碎石本身是个体力活,又是高空作业,再加上冲击钻的振动和噪声,人下来后,脑袋直发懵,基本下来要很久才能恢复体力。而就在距离清理碎石作业处不远,刚刚一次山体滑坡造成塌方2000立方米,冲毁路边挡墙七八米。突发情况并没有打扰工人们的施工进程,施工现场依然井然有序,工人们从容地开展作业。小陈告诉记者,他以前上学的时候路更难走,遇到雨天走上三天三夜都有可能。现在已经好多了,为自己家乡修路,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事,想到这些,个人的危险也就被抛到了脑后!

面临随时而来的生命威胁,交通人用血肉之躯筑起了坚强的钢铁长城,表现出了无所畏惧、敢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而日常的小伤小痛更是微不足道。

在国道318线东海路项目工地上,陈昕和四川兴蜀公司的同事们在高原的恶劣环境下坚守着。作为国道318线东海路常务副指挥长,陈昕介绍说,东海路65%以上都在海拔4000米以上。常年呆在工地上,除了要克服高原缺氧,日常的疾病也困扰着大家,磨练着大家的意志。

在高原上一些地方,因为受牲畜影响,很多水里活跃着大肠杆菌和包虫之类的微生物。高原因为气压低,烧的水不足以达到消灭这些微生物的温度,如果处理不好,包虫会进入血液。在谈到这些的时候,陈昕的平静感染着记者,高原上的磨砺让这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显示了少有的成熟和沉稳。

编后语:如果说公路施工是艰苦的,那么在高原上施工更是难上加险。三年攻坚,病痛和危险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交通人的身体,磨练着交通人的意志。为了甘孜交通的巨变,为了让群众出行更加平安,平凡的交通人坚守一线,谱写了一曲曲催人泪下的天路赞歌。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