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item.columnName}}
成就如阳光般夺目
2020-09-17 02:33:37
来源:
《甘孜日报》社
阅读数:
184次
字号:
[大] [中] [小]
分享到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网站提示:
请完成个人中心登录后进行相关操作


曲雅贡乡因都坝产业基地。

得荣一号隧道贯通。

白松镇优质青稞丰收了。


徐龙乡通村公路。

家家户户新房新屋,房前屋后庭院花圃;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自来水引到了地里头;特产成了商品,农民成了股民……得荣县奔都乡俄木学村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幸福家园。但54岁的村支部书记次仁邓珠却告诉记者,建州以前,当地人吃不饱、穿不暖。说起村里的变迁,汉语水平本来不高的次仁邓珠,一口气说出了翻天覆地、梦想成真、日新月异、前途无量四个成语。

俄木学村是省级“四好村”,但却不是得荣县发展变化最大的村。“得荣”藏语意为峡谷之地。得荣县地处川、滇、藏结合部,距州府康定670公里,离省府成都1025公里,有“中国西部太阳谷”之称,全县99%为山地地形,年均降雨量只有308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400毫米,是我省3个荒漠化县之一。作为全州乃至全省自然条件最差、发展难度最大的县,得荣县自建州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和十八大以来,砥砺奋进,全县各项事业持续向前,取得了像阳光般夺目的发展成绩。

基础设施“大变脸”

今年9月2日,得荣县贡波乡木拥村村民彭措和一名外乡女子结婚了。婚礼现场,他激动地说:“以前我们这里条件太差,我怕娶不到媳妇;所以今天我要感谢国家改变了村里的条件。”

基础建设水平决定着一个地区群众的生活状态。得荣县自然环境恶劣,基础建设的难度极大。建州以来,该县一步一个脚印,抢抓政策机遇,持续改善基础设施,成绩显著。

“水在山下流,人在山上愁”。“贫在水上”曾是得荣人的瓶颈,因为缺水他们曾经吃不饱饭、很少洗澡,甚至抢水结仇。近年来,该县按照“以水定产、以水兴产、产水配套”工作思路,大力实施太阳能光伏提灌站工程,巩固提升农村安全饮水,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做好了“水文章”。2016至2019年,该县投入资金1406.5万元,保障了25391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建完13座太阳能光伏提灌站,改善灌面10000余亩土地的灌溉条件,在5400多亩土地推广滴灌和微喷灌技术。目前,该县生产、生活用水的难题已得到根本解决。

无色无形却力量无穷,电也许是人类最重要的发现,但得荣电力事业的发展却很迟缓。建州以前,得荣没有电力,直到20世纪末期,该县农村的电力还不稳定,有些村子甚至没有通电。电能够照亮生活,也能够照亮未来,随着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得荣的电力事业大步向前。仅2019年。该县就实施了16个村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完成了瓦卡35kV输变电工程、曲雅贡至日龙35kV光缆等6个输变电项目新建和改造。目前,该县的每一户群众都用上了安全、便宜且稳定的电力,每一个群众都享受了家用电器具带来的便捷。

通信水平影响人们的交流质量、工作效率,也影响人们的眼界和思想。通信靠吼,是得荣人难过的回忆。可喜的是,建州以来,得荣的通信事业不断发展。2019年,得荣新增4G基站67个,高质量通讯网络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

老话说“要致富,先修路”。路对一个地区而言,“不通则痛,一通百通”。得荣县是全省最后一个、全国倒数第二个通公路的县。从1984年7月1日,乡得(乡城县至得荣县)公路通车,结束得荣无公路的历史开始,该县交通发展越来越快、越来越好。目前得荣境内的公路总里程为1518公里,其中国道169.4公里、省道19.3公里、县道269公里、通乡油路53公里,通村硬化路1007.3公里;全县有12座溜索改桥工程已在2017年建设完成。如今,一条条幸福路、团结路已在得荣大地编织出一张发展的大网。

水利工程破解发展瓶颈,电力通信改变生活方式,交通建设带来巨大变革。众多实例和数据证明,建州70年来,得荣县的基础建设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产业发展“大飞跃”

“今天的得荣,正处于乘势而上的‘历史交汇期’、大有可为的‘发展机遇期’,真诚期盼各位企业家以战略的眼光,选择得荣,投资兴业!”9月5日,得荣县举办了“丰收季?致富椒”——2020消费扶贫月主题活动,县委书记雷建新在为活动致辞时,关于得荣产业发展的介绍,振奋人心。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对于一个县而言,产业就是持续发展动力的之源,而基础建设的改善也为正好为发展产业创造条件。

建州以前,得荣县的产业几乎为零;建州以后,该县的产业经济从无到有、从弱渐强大。尤其是近年来,该县贯彻国家部署,服从全省“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的战略布局,立足我州“川西北生态示范区”的区域定位和“三创联动”的战略部署,紧扣全县实际,因地制宜,从基地建设、主体培育、产品开发、品牌推树、要素保障等方面持续加力,全县现代产业实现了平稳起步。

得荣县有“三江并流旅游环线东门户”“干热河谷第一凉台”“太阳谷第一绿洲”等称誉,可挖掘的旅游资源丰富,且地处环亚丁两小时旅游圈内;同时拥有丰富的水能、风能和光伏资源,具备光照足、温差大、污染小的自然条件,农耕历史悠久。得荣县立足区域地位和资源情况,确定了“一优先、三有序、四加快、五坚持”的产业发展思路,即优先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有序推进水电、光伏、风能三大清洁能源,加快发展葡萄、汉麻、藜麦、中藏药四大特色农业,坚持做强树椒、藏香猪、藏香鸡、中蜂、藏桔等五项传统产业。

近年来,得荣坚定方向、创新作为,在产业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绩。在生态旅游业方面,该县瓦卡镇正在创建4A级景区,全县已发展民宿达标户24家,民居接待户170户,乡村主题酒店10家。在清洁能源产业方面,2019年县内的古学、去学电站稳定发电8.7亿千瓦时,金沙江旭龙电站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已编制完成得荣县风、光电场工程总体规划。在特色农牧业方面,该县坚持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同步走”确立了“1256+N+X”的农特产业发展布局,确定了建设四个“万亩”产业基地的目标,培育了得荣树椒、藏橘等优势产业;坚持培育主体与招商引资“一起抓”,培育了5家本土龙头企业和120个专合组织,引进了12家外来企业。

2019年得荣工业增加值完成1.96亿元,增长40.7%,增速高居全州第二。

民生保障“大提升”

得荣县太阳谷镇卡龚村坐落在半山腰上,曾经不通公路,群众只能守着贫瘠的土地受穷。今年49岁的登巴多年前遭遇意外,左手丧失了劳动能力,家里还有两个年近80的老人和两个学生,是村里的贫困户,一度负债累累、温饱困难。可就在今年年初,登巴一家却搬进了新房子。谈起生活的变迁,登巴感叹“全靠国家政策好,修房没花多少钱,老人治病不花钱,娃娃读书也没出钱,我到打工也是政府介绍的工作;国家民生保障做得好,我们才能度过困难,现两女儿都大学毕业工作了。”

“国家民生保障做得好,我们才能度过困难”,登巴所言,客观公道、饱含真情,但得荣的民生政策温暖的却不只是贫困人口,而是全县群众。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某复兴。”建州以来,尤其是近年来,得荣县坚决贯彻国家政策,千方百计保障和改善民生,极大提高了全县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脱贫是最大的民生。近年来,得荣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使全县的民生保障水平实现了历史性提升。2014年,该县精准识别出贫困村64个,贫困户966户5309人,贫困发生率达23.7%;几年来,该县坚决落实各项扶贫要求,实现“五个一”帮扶力量全覆盖,累计投入各级财政扶贫资金1.81亿元,筹集“四项扶贫基金”6139万元,发放小额信贷780万元,投入资金1000万元支持12个贫困乡镇加快发展。2019年底,得荣县圆满实现“户脱贫、村退出、县摘帽”,全县贫困发生率降至0%。

住房安全是基本的民生保障。建州以前,得荣大多数群众都住在危房之中,建州以后得荣一直努力保障群众住房安全。从多年前开始,该县就实施了易地搬迁、灾后重建、藏区新居、牧民定居、棚户区改造政策;脱贫攻坚以来,得荣更坚决实现了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得荣县一直努力为普通群众减轻教育负担,尤其近年来,该县坚决落实15年免费教育政策,践行“财政收入虽少教育投入不能少,建设用地虽少学校用地不能少,优质资源虽少队伍培训不能少”的原则,基本实现了“群众读书少花钱甚至能赚钱”的目标。据介绍,目前得荣县有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共有46所,有正式的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职员工428人,有学前教育在校学生903人,小学在校学生1845人,初中学生935人。

人最大的财富是健康。目前,该县县级医疗机构和乡(镇)级的标准医疗机构覆盖率均为100%,仅县医院就有全院在编职工209人,其中有医生(含医技人员)128人。该县群众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乡、重病不出县。2019年,该县城乡居民医疗参保2.45万人,基本医疗基金收入2505.29万元,支付1387.27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得荣县党委、政府坚决担负保障人民健康安全的责任,迅速行动、坚决防疫,最终实现了零确诊,目前仍在常态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民生连着民心。得荣县还从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群众就业、应急管理、生态保护、文化繁荣等方面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建州70年来,得荣县走出了一条具有甘孜特色、得荣特点的高质量发展路子,谱写了从封闭、贫穷、落后走向开放、脱贫、文明的恢弘篇章。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如今的得荣县,名副其实,是一片“得天独厚、欣欣向荣”宝地,这里的发展会更好,这里的生活会更美,这里的奇迹会延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