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item.columnName}}
红色甘孜故事我来讲甘孜的土地上为何有延安式窑洞群
2022-05-19 01:44:49
来源:
圣洁甘孜
阅读数:
1379次
字号:
[大] [中] [小]
分享到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网站提示:
请完成个人中心登录后进行相关操作

红军长征自1935年5月进入甘孜州境内,后于1936年7月全部撤离甘孜,红军长征在甘孜留下了大量的遗址遗迹。包括会议遗址、重大历史事件遗迹、战斗遗址。红军长征在甘孜境内留下的战斗遗址较多。

我州境内少数民族集中,尤以藏族为主,红军长征途经宣传发动群众,建立革命政权和群众组织,组织领导各族人民实行土地革命,建立地方革命武装。

红军长征在甘孜大地上留下了无数动人的红色故事,这些故事就在你的身边或你的身上,今天起,我们将一起来讲述和聆听这些红色故事。欢迎您也来参与,把这些故事讲给大家听,让我们铭记红色历史,传承红色精神。

在甘孜县斯俄乡的一处山坡上,一层层错落有致地布满了窑洞,洞口是矮矮的拱形门。厚厚的土墙,排列整齐,有上千个之多。




1951年春,十八军先遣部队胜利结束了昌都战役,当时部队给养相当困难,但是又不能就地筹粮。于是,上级决定抢修甘孜机场,打通空中通道。当年4月,十八军将士挺进甘孜,在甘孜县斯俄乡境内和当地的藏族同胞一起,用非常简易的工具修建了机场。修建机场时,气候非常恶劣,要防寒,要保障人员健康,更是要遵守部队“不能惊扰当地百姓”的要求,于是,战士们建成了如今还能看到的窑洞群。

当时是4月,有些冻土还没有化,战士们要先点燃草根,把冻土一点点融化,再步行到宿营地十多里外的山林里砍回木材。木材搭顶,铺上篷布,再堆上泥,也没有任何粘合剂,没有任何框架支撑,就这样建成了这些简易的窑洞。因为是新挖的,窑洞里面积满了水,据当时参与过修建的老人们回忆,人在里边睡觉头上常滴下浑浊的水滴,第二天醒来头发已经被粘得紧紧的,拿梳子用力都不能梳开。更为危险的是,下雨时窑洞特别容易塌。有一天晚上突降大雨,被雨水严重侵蚀的有一口窑洞突然垮塌,睡在窑洞内的9名女战士全部牺牲,而这9名女战士他们都是才年20岁左右,他们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




当年修建甘孜机场的时候有军工近三万人,后勤供给一方面是依靠川藏公路车辆运输,另一方面依靠飞机空投。但是经常会遇到天气状况差,飞机没有办法空投,而那个时候,川藏公路的路况也是非常的差,经常塌方。有一次天降大雪,整整十天没有运来一粒粮食。官兵们就只能到附近草地上去捉老鼠和挖草根来充饥。

不仅仅是生存条件上的艰辛,当时我们修建我们甘孜机场的时候,他们所承受的劳动也是非常艰辛的。用的都是这样的最原始的工具。因为当时条件艰苦,修建机场时用的都是铁锹、镐、锤、人力、骡马等,十八军采用最原始的手工方法,拼上青春和热血建设我们的甘孜机场。那时候也没有劳动保护用品,特别是女兵们,娇嫩的小手被坚硬的鹅卵石磨破了皮,高原上强紫外线的长期照射,姑娘们原本白净的脸全都晒的脱了皮。

虽然这座甘孜机场因技术指标不符合在高原起降的严格要求,后来变成迫降场,但通过修筑甘孜机场取得了在康藏高原修建机场的科学数据和宝贵经验。为今后的拉萨当雄机场和贡嘎机场的修建,为在高原组织施工、生活管理、运输补给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经验,为后来修筑康藏公路打下一定的基础。

如今依然存留的窑洞还有1000余个,这里也成为了川藏路上有特殊纪念意义的一片遗址,它用沧桑厚重的历史感向人们展示了十八军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同时也向人们展示着十八军进军西藏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维护民族团结所作出的特殊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