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创新教育模式。创新打造“感恩·奉献·爱的传承-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沉浸式教育品牌。通过心灵对话、亲子绘画、风中劲草等6类特色场景,搭建“六维体验空间”,组织藏汉师生及家长600余人次参与体验式教学,成功促成300余个家庭建立情感联结。累计收集学生心理绘画作品200幅,建立个性化心理档案300份,实现情感教育与心理辅导有机融合。
⑵夯实心理建设。建成县域心理健康服务站,构建“预防-识别-干预-发展”四级服务体系。配备沙盘治疗室、情绪宣泄室等专业功能室,引入北师大心理学部智能评估系统。组建80人“专家+教师+志愿者”服务团队,开发藏汉双语《情绪小课堂》等6门特色课程。创新实施“每月一主题”家校共育工作,开展家长课堂8场、教师专项培训40人次,建立“一生一策”心理健康档案2000余份,心理危机响应时效缩短至20分钟以内。
⑶强化部门联动。建立“政府主导+专业支撑+社会参与”协同机制,县政府配套出台帮扶政策7项,统筹落实活动场地3处;北师大心理学部组建专家团队驻点服务,开展专业指导50余次;山东启心智教育集团捐赠善款13万元,组织50名志愿者开展帮扶活动。三方协同实施教育项目6个,惠及学生1800余人次,推动教育帮扶从单一资助向系统化、专业化方向转型,形成“政企研”协同育人的良好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