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item.columnName}}
甘孜州生态环境局关于2023年6月7日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2023-06-07 17:22:31
来源:
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阅读数:
978次
字号:
[大] [中] [小]
分享到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网站提示:
请完成个人中心登录后进行相关操作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1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67—2023614日(共5个工作日)。

电话:0836-2875108

地址:四川省康定市榆林路408号甘孜州生态环境局环评科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拟批准的建设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

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

评价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硕曲河古瓦水电站水光互补项目送出工程

古瓦水电站220kV升压站: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乡城县沙贡乡已建古瓦水电站内;

乐拉~古瓦220kV线路工程: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乡城县、稻城县境内。

大唐稻城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核工业二七0研究所

主要建设内容:(1)古瓦水电站220kV升压站220kV间隔扩建工程

本次工程在既有古瓦水电站220kV升压站旁,现有古瓦水电站围墙内扩建220kV出线间隔1个至乐拉光伏电站,220kV配电装置保持单母线接线方式和户内GIS布置型式不变,架空出线,本期为站内围墙预留空地扩建,涉及基础施工和设备安装,不新征地。

2)线路工程

新建架空线路路径长31km,线路起于乐拉光伏电站220kV升压站,止于古瓦水电站220kV升压站,包括10mm15mm20mm冰区段。其中10mm冰区段长19km15mm冰区段长10.5km20mm冰区段长1.5km,导线均双分裂,分裂间距为400mm,设计输送电流为2×729A,线路经过非居民区时导线允许架设高度不低于6.5m;共使用杆塔80基(其中直线塔43基,耐张塔37基),永久占地面积9600m2

 

项目主要的污染防治措施:

      一、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一)、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主体工程

①升压站间隔扩建集中在用地范围内,减少站区外设置临时占地。

②按设计规程需要砍伐的树,应留下树根及灌木草丛。

③基础施工时根据基础形式尽量减少开挖量,保护地质稳定性。施工完毕后,应尽快进行植被恢复。

④施工采取张力放紧线,放紧线时间宜安排在农作物收获以后,减少农作物的损失。

⑤施工用房应利用现有房屋设施,减少临时建房占地引起的水土流失量。

⑥项目占用的林地、草地的表层土均需剥离,根据项目区表层土覆盖情况,本项目表土剥离厚度为   25-30cm。表土剥离后单独存放在施工场地内,并采取拦挡及苫盖措施,待工程完工后回覆于扰动场地内,用于植被恢复。

2)塔基

塔基基位设置应避开不良地质段,合理确定基面范围。施工时应优先采用原状土基础,采用全方位主柱加高基础。

①基面开挖

凡能开挖成型的基坑,均采用以坑壁代替基础底模板方式开挖,减少开挖量。对位于边坡等地质条件差的塔位,基础施工禁用爆破方式,应采用人工开挖。为保护表土资源,提高线路各施工区复耕或植被恢复效果,主体工程设计考虑在各场地施工前,对具有表土剥离条件的土地进行表土剥离。剥离表土集中堆放于塔基施工区,与基础开挖土方分开堆存,待施工后期覆土。

②基坑回填

基坑回填后应在地面堆筑0.5m厚的防沉土堆,其范围同基坑上口尺寸。

③岩体表面保护(护面)

对于个别强风化、岩层裸露、表层破碎,水土极易受雨水冲刷产生流失的塔位,根据塔位情况在清除表层破碎岩屑后,用M7.5砂浆抹面防护。保护范围为塔位表面破坏面积。

3)临时占地工程施工期的生态保护措施

①施工时应尽量避开雨天。在雨天动土时,应采取塑料布或土工布覆盖易受降雨冲刷的裸露地表等临时措施。

②施工完成后应及时清理残留在原地表上的砂石残余料及混凝土。

③临时建筑物拆除后,应将砖、石等建筑材料全部外运处理,在原地表上不残留砂石残余料。根据原占地类型,分别采取复耕、植树等措施,恢复原有植被。

④严格控制施工作业带区域,尽量减少临时占地;

⑤采用合理安排施工方式,采取“分层开挖、分层堆放、按层回填、分段开挖、分段恢复”,减少土地裸露时间;

⑥对于临时堆土场应设置拦挡、遮盖措施,避免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严禁随意砍伐、破坏工程区域内外的植被。

⑦施工完毕后及时做好迹地恢复以及播撒草种等生态恢复工作,不得引入外来物种。

⑧公益林内不设置牵张场等临时施工场地。

4)植物保护措施

①施工临时占地选用植被稀疏的区域,以减少对草本植被的临时占压和林木的砍伐量。

②塔基施工临时占地应选择在塔基附近平坦、植被稀疏地带,使用前铺设彩条布或密目网铺垫,以减少因土地平整导致的水土流失和植被覆压。

③利用既有乡村道路,尽可能不新建施工运输道路,减少修整人抬道路长度,减少对植被的破坏。

④新建人抬便道占地尽量避让植被密集区域、集中林地,以减少植被破坏;施工过程中应固定施工便道的线路,划定施工作业区,不能随意下道行驶或另开辟便道,以降低施工活动对周围地表和植被的扰动。

⑤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应集中收集装袋,并在结束施工时带出施工区域,不得随意丢弃于施工区域的绿化带中,避免对植被的正常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⑥对塔基施工基面遗留的弃土进行及时清理,对硬化地面进行翻松后植被恢复。

⑦减少土石方的开挖及回填工作量,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

⑧禁止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带入外来物种,保护原有生态环境。

5)动物保护措施

①严格控制最小施工范围,保护好小型兽类的生存环境。

②对工程废物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进行彻底清理,尽量避免生活垃圾为鼠类等疫源性兽类提供生活环境,避免疫源性兽类种群爆发。

③严防燃油及油污、废水泄漏对土壤环境造成污染。

④对工程废物要及时运出妥善处理,防止遗留物对环境造成污染。

⑤冬春季节施工发现冬眠的蛇窝及其他动物冬眠地,应采取措施将其安全移至远离工区的相似生境中。

6)基本草地的保护措施

本项目塔基永久、临时占地涉及天然高寒草甸草地,属基本草原。施工期应按以下措施要求做好对基本草原的保护

①施工临时占地尽可能通过合理布局减少临时性用地,避免大范围的破坏地表植被。严格控制各类临时工程用地的数量,其面积不应大于设计给定的面积,禁止随意的超出用地范围占地。

②施工道路应尽量利用既有乡村道路,新设施工便道应控制宽度,以减少临时占地面积,从而减轻对草地的影响;施工运输车辆按照指定运输道路行驶,禁止肆意碾压草地;同时注意做好路面洒水等防尘工作,减少扬尘影响。临时用地应尽量缩短使用时间,用后及时恢复土地原有用地类型。

③根据工程区域地质条件及施工布置,统筹规划,尽量节约用地,合理布置施工临时设施,尽可能实现永临结合。

④施工临时占用草地时注意避让植被生长茂密、物种丰富地,选在抗干扰性较强,植被较稀疏、物种较为单一处。

⑤施工过程中的临时堆土不得覆压征用范围外的草地。

⑥施工开挖过程中的表层熟土和生土应分开堆放,并按原来层次覆土,以利于施工后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

7)国家二级公益林保护措施

①对施工人员进行防火宣传、教育,对可能引发火灾的施工活动严格按规程规范施工,确保区域植被安全。

②对施工人员加强环保教育、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严禁施工人员随意破坏当地自然植被。

③在施工红线范围内尽量保留乔木、灌木植株,对林木进行截伐,减小生物量损失。

④施工人抬便道应尽可能利用既有乡村道路,避免新建施工道路,施工过程中应固定施工便道的线路,不能随意下道行驶或另开辟便道,以降低施工活动对周围地表和植被的扰动。

⑤施工人抬便道避让林木生长茂盛区域,以免运输过程中设备材料刮擦林木。

⑥施工用地(包括永久用地、临时用地)尽可能选择在植被稀疏的林地,以减少对区域阔叶林的永久破坏或临时占压。

⑦按照林地管理相关规定办理林地使用许可证、林木采伐证等相关手续,严格按照林业主管部门下发的林地使用许可证规定的占地范围和林木采伐证规定的林木采伐数量进行采伐作业,严禁超范围、超数量采伐林木,并缴纳植被恢复费,由当地林业部门进行异地造林,减少植被的损失。

⑧施工采取张力放紧线等方式进行架线,减少林木破坏。

⑨塔材、金具等材料输运到施工现场需及时进行组装,减少现场堆放时间,减少对草地植被的占压。

⑩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应集中收集装袋,并在结束施工时带出施工区域,不得随意丢弃于施工区域的天然草丛中,避免对植被的正常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对于立地条件较好的塔位及临时占地区域植被恢复尽可能利用植被自然更新,对确需进入人工播撒草籽进行植被恢复的区域,应采用当地物种,严禁带入外来物种。

施工临时占地(如牵张场、土石方临时堆放场地等)应铺设彩条布或密目网铺垫。

加强施工人员管理教育,施工运输及作业严格控制在划定的运输路线和作业区域,禁止施工人员超出施工区域踩踏当地作物。

施工临时占地尽量避免占用耕地。

8)施工迹地恢复措施

①工程结束后,应及时进行迹地恢复,通过植树、种草等绿化措施,使本区域生态环境得以逐渐恢复和改善。

②项目施工临时占地应避免大量占用林地。施工结束后应对临时占地进行迹地恢复。施工完成后,及时对施工场地进行生态化处理,使其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应集中收集装袋,并在结束施工时带出施工区域,不得随意丢弃于施工区域。

③施工便道:施工过程中加强管理,尽可能利用现有的省道和乡村道路作为施工便道,严格限制便道宽度和车辆行驶路线,施工结束后,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则应采取恢复措施,对路面进行平整、翻松、恢复植被,恢复原有土地利用类型。

(二)施工期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①施工前须制定控制工地扬尘方案,加强对施工现场管理,明确施工扬尘的负责人,落实责任,施工期间接受城管部门的监督检查,采取有效防尘措施。

②施工工艺要求:砂石骨料加工在施工工艺上采用湿法破碎的低尘工艺,施工场地在非雨天时适时洒水,最大程度地减少粉尘污染。

③风速四级以上易产生扬尘时,建议施工单位应暂停土方开挖,采取覆盖堆料、湿润等措施,有效减少扬尘污染。

④建筑土方、工程渣土、建筑垃圾应当及时清运,在场地内堆存的,应当采用密闭式防尘网遮盖。施工现场严禁焚烧各类废弃物。土方、工程渣土和建筑垃圾的运输必须委托有资质的渣土运输企业运输,运输必须采用封闭式运输车辆或采取覆盖措施。加强对渣土运输车辆、人员的管理。

⑤在施工现场出入口设置喷淋、冲洗等防尘降尘设施,施工单位亦应当对施工现场出入口进行硬化。

⑥施工运输车辆严禁不经过冲洗直接进入道路。

2)运输扬尘防治措施

施工道路全部硬化,无雨日采用洒水车喷水降尘,成立公路养护、维修、清扫专业队伍,保持道路清洁、运行状态良好;运输沙、石、水泥、土方、垃圾等易产生扬尘物质的车辆,必须封盖严密,严禁撒漏。

3)燃油废气的消减与控制

施工期间,运输车辆大部分使用汽(柴)油作燃料,尾气产生量与污染物含量相对较高,为了减轻尾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施工单位应采取如下措施进行尾气控制:

(三)施工期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①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建设工程施工地文明施工及环境管理暂行规定》,对施工废水进行妥善处理,在工地适当位置设置简易沉砂池对施工废水进行澄清处理,然后才能进行回收,用于施工现场的洒水降尘,不外排,严禁施工废水乱排、乱流,做到文明施工。

②古瓦水电站220kV升压站220kV间隔扩建工程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通过依托水电站已建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输电线路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相对较少且分散,依托租用民房已有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处理后用作农肥,不外排。

③项目架空线路跨越河流采取一档跨越,并采用飞艇或无人机放线方式,不在水中立塔,且不涉水施工;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护管理工作,防止施工设备漏油对地表水体造成污染;施工垃圾、生活垃圾等应严格按要求于指定地点集中堆放,不得堆放在水体附近;同时加强施工人员管理,严禁污染物以任何形式直接排入地表水体。

(四)施工期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①施工场地应及时进行清理和固体废物清运,不得丢弃在施工现场。

②为避免施工垃圾及生活垃圾对环境造成影响,在工程施工前应做好施工机构及施工人员的环保培训。明确要求施工过程中的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应分别收集堆放,其中建筑垃圾可回收部分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部分运至指定的建筑垃圾处置场堆放。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由市政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③升压站间隔扩建施工余方可用于水电站内或附近绿化覆土,土石方可以就地平衡。本项目线路土石方主要来源于塔基开挖,输电线路对于位于坡地的塔基可以用于塔基区植被恢复或采用浆砌石挡土墙拦挡后进行植被恢复,对于位于平坦地形的塔基,回填后剩余弃土堆放在铁塔下方夯实。

(五)施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升压站间隔扩建施工现场采取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①合理安排施工机械作业时间和施工工序,缩短高噪声、高振动作业时间,尽量降低施工机械对周围环境形成噪声影响。如夜间需进行施工工艺要求必须连续作业的噪声施工,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取得地方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的证明,并公告附近居民,同时避免高噪声设备(如装载机、切割机等)作业。

②选用低噪声的机械设备和工法,按操作规范操作机械设备,尽量减少碰撞噪声,在施工现场装卸建筑材料的,应当采取减轻噪声的作业方式,对工人进行环保方面的教育。在装卸进程中,禁止野蛮作业。

③升压站间隔扩建施工期间应优先修筑围墙,无法优先修筑围墙时,在施工场界修建高2.5m的围挡,降低施工噪声影响。

④在施工招投标时,将施工噪声控制列入承包内容,在合同中予以明确,并确保各项控制措施的落实。

⑤施工单位按照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防止施工噪声污染,噪声排放不得超过国家、省、市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⑥现场加工、绑扎钢筋,场内周转建筑材料,场内切割、加工建筑材料,安装、拆除脚手架、模板等工序应尽量安排在白天,并应采取降噪措施,以免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⑦合理布局施工场地。

⑧施工单位应加强现场管理,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养护,闲置设备应立即关闭;尽可能采用外加工材料,减少现场加工的工作量。

2、输电线路施工期噪声防治措施:

①选用低噪声施工设备,并采取有效的减振、隔声等措施;

②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合理进行施工总平布置,充分利用施工场地的距离衰减作用缓解噪声影响,确保施工噪声场界处实现达标排放;

③文明施工,在装卸、搬运钢管、模板等时严禁抛掷。

④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夜间22:00至次日06:00严禁施工,严格杜绝出现夜间施工噪声污染影响。如夜间需进行施工工艺要求必须连续作业的强噪声施工,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取得地方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的证明,并公告附近居民,同时避免高噪声设备(如装载机、切割机等)作业。

(六)运营期电磁环境保护措施

1、升压站

将升压站内电气设备接地,以减小工频电磁场影响;

220kV配电装置采用户内GIS布置;

升压站内金属构件,如吊夹、保护环、保护角、垫片、接头、螺栓、闸刀片等应做到表面光滑;

配电装置采用GIS组合电器,将各类开关、连线母线组合密封起来,可以大大减少占地,并且对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有很好的屏蔽作用;

站内平行导线的相序排列避免同相布置,尽量减少同相母线交叉与相同转角布置。

2、输电线路

1)新建段220kV线路通过非居民区时导线高度不小于6.5m

2)线路选择时尽量避开敏感点,在与其他电力线、通信线、公路等交叉跨越时严格按规程要求留有净空距离。

3)合理选择导线截面积和相导线结构,降低线路的电磁环境影响。

(七)声环境保护措施

1)合理选择线路路径,避让集中居民点。

2)合理选择导线截面积和相导线结构,降低线路的电晕噪声。

(八)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①对塔基处加强植被的抚育和管护;在建设期结束后,落实临时占地的生态恢复措施,对原占用的草地将施工前剥离保育的草皮进行原地覆回,原占用的耕地要及时复垦,植被类型根据土地利用现状进行选择。

②在线路维护和检修中仅对影响安全运行的树木进行削枝,不进行砍伐。

③加强用火管理,制定火灾应急预案,在线路巡视时应避免带入火种,以免引发火灾,破坏植被。

④在线路巡视时应避免带入外来物种。

⑤维护人员在维护的巡线时应尽量选用已有道路或乡村道路,避免新开辟路径,减少对土地的占用和植被的破坏,鼓励使用无人机等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方式进行巡线维护。

⑥在基本草原和公益林进行线路巡检和维护时,应尽可能避免过多人员和车辆进入,以减少对地表土壤结构和植被的破坏;同时加强员工环境卫生意识,不要随意丢弃任何废弃物,产生的废弃物应统一收集、随车带走。

⑦项目建成投产后满足正常运营的同时,须保证输电线路下方不得改变草地用途,不得裸露地表、硬化或作其他用途,项目区内未涉及建设的空地区域,不得破坏原有植被和损毁地表。

(九)防护距离设置

本项目不需设置电磁环境影响防护距离。

二、营期环境保护措施

(一)、电磁环境保护措施

1、升压站

将升压站内电气设备接地,以减小工频电磁场影响;

220kV配电装置采用户内GIS布置;

升压站内金属构件,如吊夹、保护环、保护角、垫片、接头、螺栓、闸刀片等应做到表面光滑;

配电装置采用GIS组合电器,将各类开关、连线母线组合密封起来,可以大大减少占地,并且对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有很好的屏蔽作用;

站内平行导线的相序排列避免同相布置,尽量减少同相母线交叉与相同转角布置。

2、输电线路

1)新建段220kV线路通过非居民区时导线高度不小于6.5m

2)线路选择时尽量避开敏感点,在与其他电力线、通信线、公路等交叉跨越时严格按规程要求留有净空距离。

3)合理选择导线截面积和相导线结构,降低线路的电磁环境影响。

(二)、声环境保护措施

1)合理选择线路路径,避让集中居民点。

2)合理选择导线截面积和相导线结构,降低线路的电晕噪声。

(三)、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本项目输电线路运行期的环境保护措施,具体如下:

①对塔基处加强植被的抚育和管护;在建设期结束后,落实临时占地的生态恢复措施,对原占用的草地将施工前剥离保育的草皮进行原地覆回,原占用的耕地要及时复垦,植被类型根据土地利用现状进行选择。

②在线路维护和检修中仅对影响安全运行的树木进行削枝,不进行砍伐。

③加强用火管理,制定火灾应急预案,在线路巡视时应避免带入火种,以免引发火灾,破坏植被。

④在线路巡视时应避免带入外来物种。

⑤维护人员在维护的巡线时应尽量选用已有道路或乡村道路,避免新开辟路径,减少对土地的占用和植被的破坏,鼓励使用无人机等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方式进行巡线维护。

⑥在基本草原和公益林进行线路巡检和维护时,应尽可能避免过多人员和车辆进入,以减少对地表土壤结构和植被的破坏;同时加强员工环境卫生意识,不要随意丢弃任何废弃物,产生的废弃物应统一收集、随车带走。

⑦项目建成投产后满足正常运营的同时,须保证输电线路下方不得改变草地用途,不得裸露地表、硬化或作其他用途,项目区内未涉及建设的空地区域,不得破坏原有植被和损毁地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